聚氨酯联盟网 -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3506|回复: 1

《聚氨酯材料手册》 第二章 聚氨酯化学(1)

[复制链接]
海绵宝宝 发表于 2018-11-15 16: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第二章  聚氨酯化学

在聚氨酯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聚氨酯化学做了深入、系统的基础研究,对相关化合物的特性、聚氨酯合成等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虽然聚合物的合成反应各异、产品的表现形式多样,但聚氨酯化学的基础均是围绕异氰酸酯的独特化学特性展开的。

第一节  异氰酸酯的结构特征

异氰酸酯是分子中含有异氰酸酯基(一NCO)的化合物。其化学活性主要表现在特性基团(一NCO)上。该基团具有重叠双键排列的高度不饱和键结构,它能与各种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进行反应,化学性质极其活泼。

对于异氰酸酯基所具备的高反应活性能力, Baker等人提出了异氰酸酯基团的电子共振理论,认为由于异氰酸酯基的共振作用,使其电荷分布不均,产生亲核中心及亲电中心的正碳原子,其共振结构的电荷分布如下:
微信图片_20181115162535.jpg

在该特性基团中,N、C和O三个原子的电负性顺序为O>N>C。因此,在氮原子和氧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表现出较强的电负性,使它们成为亲核中心,很容易与亲电子试剂进行反应。而对于排列在氧、氮原子中间的碳原子来讲,由于两边强的电负性原子的存在,使得碳原子周围正常的电子云分布偏向氮、氧原子,从而使碳原子呈现出较强的正电荷,成为易受亲核试剂攻击的亲电中心,即十分容易与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如醇、氨水等进行亲核反应。
鼓励原创,支持楼主,顺手回帖好习惯,才有更多人原意分享好文章,见帖必顶,看帖必回。
宋炯斌 发表于 2019-11-23 17: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感谢楼主的分享。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5-12 14:10 , Processed in 0.0970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