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华峰氨纶召开了2019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包括《关于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方案的议案》在内的24项议案。据悉,本次重组相关议案获股东大会超92%高票通过,这表明华峰氨纶此次重组方案获得了股东们的高度认可。 据此前华峰氨纶披露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显示,华峰氨纶拟以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向其控股股东华峰集团、实控人尤小平等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华峰新材100%股权,标的资产作价120亿元。交易完成后,华峰氨纶将实现产业链整合延伸,进入聚氨酯制品材料以及己二酸制造领域,未来华峰氨纶将通过开拓聚氨酯制品新的应用领域以及高端产品实现从资源整合向产业聚合的跨越。 整合集团优质资产增强盈利能力 当前,氨纶市场竞争特别是优势企业间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行业进入加剧洗牌阶段。与些同时,因经济下行、环保政策高压、氨纶下游产业转移,氨纶市场需求量增长明显放缓。在此背景下,尽管具有资金实力,技术实力和市场网络布局优势的上市公司日益突出,但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无疑也成了当务之急。 据了解,华峰氨纶产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华峰新材聚氨酯鞋底原液和己二酸产量均为全球第一,双方为各自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本次重组属于同一控制人下的聚氨酯行业并购,华峰新材与华峰氨纶同属于聚氨酯产业链,产品应用于聚氨酯制品的不同细分领域。本次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可以改变原有的单一产品结构,有利于加快氨纶行业洗牌,提高氨纶业绩弹性,同时由于聚氨酯材料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本次重组完成后,上市盈利能力更强,确定性更高,全球龙头地位更加稳固,新材料产业拓展空间更大。 致力打造全球聚氨酯制品材料行业龙头 资料显示,华峰新材专业从事聚氨酯原液、聚酯多元醇和己二酸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温州、重庆建有两大生产基地,目前已具备年产42万吨聚氨酯原液、48万吨己二酸和42万吨聚酯多元醇的生产能力。其聚氨酯原液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己二酸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达到30%以上。 据介绍,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国防、航天、航空等众多国民经济领域。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聚氨酯产品消费量达到1110万吨,较2016年增长约6%,前瞻预计2018年中国聚氨酯总消费量将达1300万吨。 需要指出的是,在超高开工率下,华峰新材己二酸成本优势突出。据了解,华峰新材2018年己二酸业务净利率达20%,己二酸单吨净利比同行高1000元左右,主要基于公司产业链一体化优势,2018年己二酸开工率高达110%(行业平均开工率在50-60%),产品质量高售价高,规模效应降低己二酸成本,重庆地区的能源和人工相对东部地区成本优势显著。此外,重庆化工具备环己烷法和环己烯法两种己二酸合成工艺,原材料综合利用率极高。2018年华峰新材己二酸产量为53万吨,占到国内总产量的35%;2019年底有20万吨己二酸新增产能,国内市占率将达到40%以上,成为国内己二酸绝对龙头;未来规划产能将达到110万吨,届时国内市占率将达到50%以上。需求方面,随着下游尼龙66需求的不断爆发及国内己二腈技术的突破都会带动己二酸需求的大幅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