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乙烯醇(PVA)是水溶性高分子中为数不多的可微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之一,常用于制备医用材料,采用PVA 作为材料主体,聚乙烯醇多孔材料,可以用于外科创伤负压引流用敷料,复合具有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功能的生物活性材料以及抗菌成分,得到新型的负压引流用敷料。
海藻酸钠是海藻酸的钠盐,海藻酸是从海带中提取的,由b-1,4-D-甘露糖醛酸和a-1,4-L-古罗糖醛酸组成的杂多糖。海藻酸钠可以用于制造伤口包扎材料,它能在伤口表面形成凝胶,起到保护伤口、止血、防止组织粘连、治疗烧伤的作用。研究表明,海藻酸钠可以被生物体完全吸收,无不良反应。海藻酸钠还被广泛用作药物控释材料,也可以用于蛋白质、细胞和DNA的固定。
甲壳素(chitin)亦称甲壳质,是 1 ,4-连接的2 -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广泛存在于昆虫、甲壳纲动物外壳及真菌细胞壁中,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多糖。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脱乙酰度低于60%时称甲壳素,高于60%时称壳聚糖。这类多糖既可生物合成,又可生物降解,与动物的器官组织及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低分子寡聚糖在体内不积累,几乎没有免疫原性。研究发现:鲨鱼的软骨组织能促进创面愈合,其活性的强弱,在于所含乙酰氨基葡萄糖浓度的高低。由于乙酰氨基葡萄糖是甲壳素、壳聚糖的主要成分,也因为鲨鱼软骨组织的来源并不丰富,人们转而将甲壳素、壳聚糖作为创面愈合的促进剂。同时,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止血、止痛、抑制微生物生长等作用,这些对于创面的愈合都有积极的意义。而其对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的调节作用,更是可能的直接作用机制。现在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已被众多学者的研究所证明。经研究发现,壳聚糖促进伤口愈合的机制主要是:加速多形核细胞(PMN)细胞渗出到伤口区;刺激巨噬细胞移行;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和Ⅲ型胶原的产生。
伤口愈合的同时,人们开始要求愈后减少疤痕的形成,疤痕的形成是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的持续合成,Ⅰ型和Ⅲ型胶原比例失调造成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已表明,壳聚糖是一种无痛并能避免术后疤痕形成的生物材料,伤口部位应用壳聚糖后,在伤口愈合的早期,胶原合成增加,过多的胶原可能被壳聚糖诱导的炎症细胞如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分泌的胶原酶降解,从而预防疤痕的形成。壳聚糖还可以提高Ⅲ型胶原的含量,Ⅲ型胶原的含量越高,说明疤痕的纤维化程度越低, 胶原纤维就越细, 形成的疤痕就越少。
研究证实甲壳素和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止血功能。壳聚糖的止血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它的止血机理与常规止血剂的止血机理有一定差异。Sugamori T 等人用壳聚糖的盐酸溶液作止血研究, 分别与医用棉、胶原海绵相比,发现壳聚糖能够刺激血小板大量释放PF-4 因子,壳聚糖可以对肝素化血液促凝。
技术路线
利用PVA缩甲醛反应化反应,加入发泡剂,复合海藻酸钠、壳聚糖等生物活性高分子,酸催化交联制备聚乙烯醇/壳聚糖、聚乙烯醇/海藻酸盐海绵材料。在其中加入抗菌剂,即可得到抗菌海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