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涂料与水性涂料、光固化涂料以及高固体份涂料并称为四大新型环保涂料。作为涂料品种的一种重要分支,粉末涂料以其高效、环保及经济特点,以及优良的装饰性及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通用五金、铝型材及汽车等领域。 针孔(pinholes),即鬃毛孔,一种针状小孔,是涂料在固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细小涂膜缺陷。它的出现不但影响涂膜美观,更可能严重影响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热固性粉末涂料由于其独特的应用条件,通常表现出较高固化温度(120℃以上)、较厚的涂膜厚度(50u 以上)、较短的固化时间(20min 以内),以及较高的初始熔融黏度(无溶剂稀释)等特点。 实践表明,正是由于上述特点,使得粉末涂料,在固化过程中比初始黏度较低的溶剂型涂料更容易出现针孔。值得一提的是,热塑性粉末涂料由于体系黏度并不增加,出现针孔的几率相对较小。
针孔作为涂膜缺陷的一种,在高光泽粉末涂料中尤为明显,低光泽粉末涂料,尤其是无光砂纹粉末涂料则通常不明显。 以下是关于针孔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产生原因 - 涂料本身:粉末涂料的流平剂、脱气剂等助剂用量不足或性能不佳,会影响涂料的流平和排气性能,易形成针孔。此外,粉末涂料在生产过程中混有杂质,或者树脂本身的质量问题,也可能导致针孔出现。 - 施工环境:喷涂环境湿度太高,水分会混入涂层中,在固化时水分挥发形成针孔。同时,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会使粉末涂料的熔融流平性能变差,气体难以排出,进而产生针孔。 - 施工工艺:喷枪与工件的距离过远或过近,喷涂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粉末附着不均匀,影响流平,产生针孔。若工件表面预处理不彻底,存在油污、锈迹、灰尘等污染物,会阻碍涂料的附着和流平,还会在涂层固化时产生气体,形成针孔。另外,固化温度不够或固化时间不足,粉末涂料不能充分流平固化,气体无法完全排出,也会出现针孔。 解决方案 - 涂料选择与调整:选用质量好、流平性和脱气性佳的粉末涂料,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助剂用量。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测,防止杂质混入。 - 改善施工环境:控制喷涂环境的湿度在40%-70%,温度在18-25℃,可通过安装空调、除湿机等设备来调节。 - 优化施工工艺:调整喷枪与工件距离为150-300mm,喷涂压力为0.3-0.5MPa,以保证粉末均匀附着。对工件表面进行彻底的除油、除锈、除尘处理,可采用喷砂、抛丸等方法。按照粉末涂料的使用说明,设定合适的固化温度和时间,如一般固化温度在180-200℃,固化时间10-20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