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1552|回复: 3

废聚酯醇解制备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

[复制链接]

3968

回帖

696

听众

7万

PU金币

你所做的,就是你一直在想的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初级贴星坛之栋梁优秀总版主人气之星技术专家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原创达人社区劳模社区明星

pu达人 发表于 2011-8-4 08: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摘要:以聚醚多元醇(PPG)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00LL)为原料制备了含有-NCO的聚氨酯(PU)胶粘剂的A组分,将废聚酯(PET)通过醇解、酯化和缩聚等步骤制得含有-OH的PU胶粘剂的B组分,讨论了反应条件对A组分和B组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A组分时,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h;制备B组分时,废PET醇解温度195~210℃(反应时间3.5h),酯化温度140~150℃(反应时间60min),缩聚温度190~210℃(反应时间30min)。调节双组分的配比,可以制备出满足不同施工要求的胶粘剂,当n(A组分)∶n(B组分)=1.30∶1时,胶粘剂的粘接效果最佳;固化后PU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达到-31℃。
    关键词:废聚酯;聚氨酯;胶粘剂;醇解
    中图分类号:TQ433.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849(2011)01-0049-04
    0前言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简称聚酯)产销量日趋增长。自2003年以来,全球PET产能以年均9%左右的速度扩张,2005年产能达到5470万t(产量为4100万t)。目前,我国PET产量已超过2000万t,成为世界PET生产、消费第一大国。随着PET产销量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废弃PET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废旧PET材料化学惰性强,短时间内不易被空气或微生物降解,占据大量空间,造成“白色污染”。仅在我国,每年就有约400万t的PET废料产生。因此,回收利用废弃PET材料,不仅有利于环保,而且也是循环经济中资源利用的重要内容。
    聚氨酯(PU)胶粘剂具有高弹性、高粘接力和耐低温性优等特点,利用多元醇降解废PET合成PU胶粘剂,既降低了PU胶粘剂的成本,又为废PET的回收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1试验部分
    1.1试验原料
    废聚酯(PET)瓶,自备;聚醚多元醇(PPG),工业级(牌号EP-330N),山东东大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乙二醇、丙三醇,分析纯,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00LL),工业级,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顺丁烯二酸酐,分析纯,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乙酸锌,分析纯,天津市北联精细化学品开发有限公司;对苯二酚,分析纯,广州市番禺力强化工厂。
    1.2试验仪器
    98-1-C型数字控温电热套,天津市太斯特仪器有限公司;DSC204型差示扫描量热仪,德国Nerzsch公司;EQUINOX55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公司;XL-250A型拉力试验机,广州实验仪器厂。
    1.3试验制备
    1.3.1A组分的制备
    按配方将MDI和PPG分别加入到四口烧瓶中,边搅拌边缓慢升温至80℃左右,保温3.0h;冷却、出料,即制得MDI预聚体;加入一定量的乙酸丁酯溶剂,得到固化剂组分(A组分),并用白色PET瓶密封保存。
    1.3.2B组分的制备
    将废PET瓶清洗、干燥及粉碎后,按比例加入乙二醇、丙三醇,再加入适量的催化剂乙酸锌,控制反应温度为195~210℃,恒温反应3.5h,得到端羟基酯;然后降温至150℃,加入适量的顺丁烯二酸酐,减压脱除低分子物质,控制酯化温度为140~150℃(保温60min),缩聚温度为190~210℃(保温30min);降温并加入阻聚剂对苯二酚,加入一定量的乙酸乙酯溶剂,得到不饱和聚酯(B组分)。
    1.3.3PU胶粘剂的制备
    配制胶粘剂之前应测定固化剂中-NCO含量及主剂中活性氢含量。使用时将A组分和B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即可。理论上n(-NCO)=n(-OH)时,两组分恰好完全反应,但考虑到残留的水分会消耗掉部分-NCO,故-NCO应过量。
    1.4测试与表征
    (1)耐温性能: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进行表征(升温范围为-120~100℃,升温速率为20℃/min,N2气氛)。
    (2)结构特征:按照JY/T001-1996标准,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进行表征。
    (3)-NCO含量:采用二正丁胺法回滴法进行测定(以无水甲苯为溶剂、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4)拉伸剪切强度:按照GB/T17517-1998(木材/木材)和GB/T7124-2008(金属/金属)标准,采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聚合物多元醇的选择
    PU材料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硬段的相结构及微相分离程度,聚醚类PU由于主链上含有许多醚键,其柔顺性和耐水性优于聚酯类PU。本研究主要选用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目的是加快体系反应速率,使胶料成胶后的硬度和强度提高,改善胶粘剂的韧性及耐热性。聚醚多元醇是主链含有醚键的端羟基聚合物,因分子结构中的醚键内聚能较低,并易于旋转,故由其合成的聚醚型PU胶粘剂具有较好的耐低温性、耐水解性及柔韧性等,但其力学性能不如聚酯型PU。PU胶粘剂中最常用的聚醚多元醇品种有PEG、PPG和WMG等,本研究选用聚醚多元醇的牌号为EP-330N。
    2.2多异氰酸酯的选择
    常用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有TDI、MDI、NDI和PPDI,脂肪族二异氰酸酯有HDI、IPDI和CHDI,一般芳香族异氰酸酯的耐热性能优于脂肪族异氰酸酯。异氰酸酯的结构对PU胶粘剂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由于MDI具有对称结构,与不对称二异氰酸酯相比,对称性二异氰酸酯具有较高的模量和抗撕裂强度;另外,MDI类PU的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更高,因为MDI含有刚性芳环结构,由其制备的PU分子具有较大的内聚强度;此外,纯MDI常温呈固态,其蒸气毒性较大。因此,本研究选用液化MDI-100LL作为合成PU的主要原料。
    2.3反应时间对PU预聚体中-NCO含量的影响
    PU预聚体中-NCO含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产物中-NCO含量减少,2.5h后-NCO含量下降趋势逐渐变缓,3h后趋于平坦。若反应时间过短,-NCO含量较高,产品毒性较大,而且影响产品质量;若反应时间太长,预聚体中部分氨基甲酸酯基会继续与-NCO反应生成脲基甲酸酯交联结构,使预聚体黏度增大,产生凝胶和沉淀,影响产品质量,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综合考虑,选择反应时间为3h时较适宜。
图1

    2.4反应温度对PU预聚物黏度的影响
    反应温度也是影响黏度的因素之一。当反应温度较低时,预聚物反应速率小,反应时间长,相同配比制备的预聚物分子链长,体系黏度大,提高温度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是温度越高越好;当温度>130℃时,-NCO与氨基甲酸酯或脲键反应产生交联结构,致使体系黏度增加,而且在此温度之上所生成的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或缩二脲等很不稳定。有关文献报道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60~100℃,而本研究选用了较为活泼的MDI作为反应原料,故反应温度控制在80℃左右时较适宜。
    2.5原料配比和催化剂用量对醇解反应的影响
    本研究选择原料配比为m(PET)∶m(乙二醇)∶m(丙三醇)=5∶7∶2,醇解过程选用乙酸锌为催化剂(降解效果较好且降解后产物颜色较浅)。在一定范围内催化剂用量的增加有利于缩短醇解时间,但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醇解时间不再受影响,并且体系颜色加深。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当w(乙酸锌)=1%时(相对于PET质量而言),催化效果最好。
    2.6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醇解反应的影响
    废PET的醇解反应是吸热过程,因此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进行,但温度过高时不仅导致混合醇的挥发,而且会引起副反应,使物料颜色变深。因此,试验时应严格保持温度在195~210℃之间,时间为3.5h。之后减压蒸出乙二醇、丙三醇,以获得较纯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酯化反应初期,温度升高有利于小分子脱除,但由于体系中存在大量易挥发的酸酐,故过高的反应温度会使酸酐随生成的水带出,同时高温会使反应剧烈,难以控制。因此,在酯化初期,反应温度宜控制在140~150℃之间(此时反应生成单酯),反应60min后可逐步升温至酸酐的沸点温度(200℃)左右(此时生成双酯)。缩聚温度高有利于主反应快速进行,但也可能发生氧化裂解、脱羧和醚化等副反应,使酯化产物不纯,树脂颜色加深,故缩聚反应温度控制在190~210℃时较适宜。
    2.7PU结构的FT-IR表征与分析
    完全固化后PU胶膜的FT-IR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3354cm-1处是-NH的伸缩振动特征峰,2972cm-1处是-CH的伸缩振动特征峰;2137cm-1处无明显的吸收峰,说明游离的-NCO已基本上完全反应;1726cm-1处是-C=O的强伸缩振动特征峰,1540cm-1处是-N-H向外弯曲吸收峰和-C-N伸缩振动吸收峰,1231cm-1处是C-O的伸展峰,1085cm-1处是-C-O-伸缩振动峰。综上所述,PU的预期结构被成功合成。
图2

    2.8PU胶膜的热性能
    PU胶膜的DSC曲线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固化后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1℃,说明低的Tg的PU胶粘剂可确保其在低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图3

    2.9PU胶粘剂的力学性能
    不同配比对PU胶粘剂力学性能的影响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当n(A组分)∶n(B组分)=1.30∶1时,胶粘剂的粘接效果最佳。
表1

    3结论
    (1)废PET生产PU胶粘剂工艺合理,操作简单,投资少,有效降低成本,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
    (2)制备A组分时,反应温度为80℃,时间3h;制备B组分时,废PET醇解温度195~210℃(反应3.5h),酯化温度140~150℃(反应60min),缩聚温度190~210℃(反应30min);当n(A组分)∶n(B组分)=1.30∶1时,所得胶粘剂粘接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杨俊辉.废弃PET的化学降解与回收研究[J].包装工程,2008,29(4):27-30.
    [2]戈进杰.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李绍雄,刘益军.聚氨酯胶粘剂[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范兆荣,刘运学,谷亚新,等.环保型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制[J].中国胶粘剂,2007,16(11):15-17.
    [5]ROGULSKA M,KULTYS A,PODKOSCIELNY W,et al.Studies on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based on newdiphenylethane-derivative diols (II):Synthesis andcharac-terization of segmented polyurethanes from HDI and MDI[J].European Polymer Journal,2007,43(4):l402-l414.
    [6]胡孝勇,袁晓玲,谭景林,等.一种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制[J].中国胶粘剂,2009,18(12):37-40.
    [7]周晓谦.以废聚酯制备聚氨酯涂料[J].电镀与涂饰,2008(5):49-50,53.
胡孝勇,张泽民,朱文强,彭启兵
    (1.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广西柳州545006;2.江门新时代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江门529040)
联盟热线:13790195533
我爱肘子 发表于 2011-8-4 08: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论文资料不错谢谢。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73

回帖

490

听众

5655

PU金币

与理想同在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超级贴王坛之铁轩优秀总版主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原创达人社区劳模社区明星

QQ
ab131415 发表于 2011-8-4 09: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回收利用是方向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3

回帖

54

听众

59

PU金币

聚氨酯胶黏剂工作室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初级贴星技术专家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wxg426 发表于 2011-8-4 09: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s:111]  [s:111] [s:111] [s:107] [s:102]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5-3 00:50 , Processed in 0.08440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崴楒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