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830|回复: 0

突破300万吨/年!一文详解国内聚碳酸酯(PC)产业概况

[复制链接]
海绵宝宝 发表于 2021-5-28 09: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聚碳酸酯(PC)是分子链中含碳酸酯基(-[O-R-O-CO]-,形似CO3碳酸根)的一类聚合物材料。

得益于电子电器、汽车、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中国聚碳酸酯行业市场规模(按产量计)在过去五年间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态势。

2020年我国的PC产能为185万吨/年,全球占比31%。同时在建和拟建PC项目众多,未来三年内,国内产能将突破300万吨/年。

表 我国在建及拟建PC产能

目前,中国本土生产的聚碳酸酯产品品质和种类仍与海外进口产品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本土制造产品:聚合物分子量低、低粘度,以光盘级、水桶级和板材级为主短期内高端产品线难以实现进口替代。

海外进口产品:交易数量较大、产品质量高、种类丰富,可满足各类下游企业加工需求。其中,以沙特SABIC产品线最为完全。

一、聚碳酸酯结构分类与比较

根据酯基的结构不同,聚碳酸酯可分为以下三类:

(1)脂肪族聚碳酸酯:熔点低、溶解度大、亲水性强、热稳定性差;

(2)脂环族聚碳酸酯:相比脂肪族,熔点提升、溶解度下降、机械强度仍不足;

(3)芳香族聚碳酸酯:三类聚碳酸酯中综合性能最优异,其中双酚A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分型。

芳香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阻燃性、抗冲击韧性和不易水解等优良特性,可替代传统材料的使用,其中密度约为玻璃钢的70%,抗冲击强度约为玻璃的200倍。

三种聚碳酸酯性能对比,芳香族PC各项性能全面优异

二、我国聚碳酸酯行业概况

中国聚碳酸酯行业工艺研发起步较早,1959年,沈阳化工研究院对聚碳酸酯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开发,但此后50余年以来并无应用本土技术的大型聚碳酸酯生产项目投产,行业发展较为缓慢。

2005年以来,大型跨国企业陆续在中国投资建厂,中国国内聚碳酸酯供应完全集中于4家外资和合资工厂,分别为科思创、帝人、中石化三菱和菱优塑料。

2014年,采用自主开发技术的浙铁大风正式投产,拉开中国聚碳酸酯扩能潮。此后,烟台万华、利华益维远、海南华盛、平煤神马等大项目陆续签订,产能逐年呈现爆发式增长,聚碳酸酯进口依赖度逐步降低。

三、聚碳酸酯生产工艺及原料

目前中国聚碳酸酯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界面光气化缩聚法、传统熔融酯交换法和非光气熔融酯交换缩聚法3种,各工艺生产的主要原料为双酚A。根据工艺不同原料还有一氧化碳、液氯、苯酚、碳酸二甲酯(DMC)等产品。

聚碳酸酯主要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两部分,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65%-75%之间。聚碳酸酯属于石化行业下游产品,其中双酚A占原料成本70%以上。

(1)界面光气化缩聚法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此工艺路线技术成熟,产品质量高,适合大规模和连续生产,且产品纯净、易加工、分子量高(通常在60,000-70,000),能满足各种用途性能要求;

(2)传统熔融酯交换法在聚合阶段脱离了光气应用,是一种间接光气法。此工艺流程短、无溶剂、全封闭、无污染,成本略低于界面光气化缩聚法,但产品分子量相对略低(通常在30,000-40,000);

(3)非光气熔融酯交换法与上述2种生产工艺路线相比,存在不使用剧毒原料、流程简单、对环境污染小、生产环节甲醇和苯酚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并同时生产经济性较高的副产品,可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十一届聚氨酯硬泡培训,咨询热线:134800715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7-18 14:29 , Processed in 0.0809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