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能源问题就成了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经济斗争的核心问题。随着俄罗斯日渐收紧天然气供应,欧洲的“气荒”危机也愈演愈烈。 俄乌冲突爆发以前,欧盟40%的天然气需求依赖于俄罗斯,而德国的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5%。最近俄气减少供应,这为本来已经吃紧的全球天然气市场留下了巨大的缺口。 
德国加尔茨维勒(Garzweiler)的燃煤发电厂。图自外媒 德国工业联合会(BDI)周二警告称,若俄气完全断供,德国将面临一场经济衰退。 德国化学工业协会 VCI 本周一也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限制向许多欧洲国家的交付给德国极大的影响,德国政府出于供电压力,将会重启煤电供应。 
路透社报道截图 上周末,欧洲几家主要的能源公司报告也表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天然气供应量将大大低于预期。德国电力公司 Uniper SE 表示,由于俄罗斯降低通过输气管道向欧洲市场供应天然气的缘故,Uniper 从俄罗斯获得的天然气比预定的少 60%。对于俄罗斯天然气而言,Uniper 是最大的德国买家。 图片来源:Uniper中文官网
德国经济部在19日的一份声明中说:“为了减少天然气消耗,必须减少使用天然气发电……不得不更多地使用燃煤电厂。”报道称,德国政府的这项决定,标志着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对于能源课题的态度出现转变。执政联盟曾誓言要在 2030 年前减少煤炭的使用。目前,柏林已经成功将俄罗斯供应的天然气份额从俄乌冲突前的 55% 减少到 35%。 另一方面政府还希望通过引入拍卖模式鼓励工业公司在价格高时向更广泛的市场提供库存,从而激励工业气体消费者减少天然气,特别是在瓶颈情况下。 政府没有透露拍卖将如何运作等细节,但哈贝克表示,拍卖将于今年夏天开始。这些措施旨在将俄罗斯日益减少的天然气输送转移到储罐中,以便在冬季使用,而不是现在消耗。德国的目标是在12月前将其天然气储存设施的使用率提高到90%。哈贝克说,目前,德国的天然气储存设施已满约56%。 VCI 总经理 Wolfgang Grosse Entrup 表示:“德国现在必须迅速而务实地利用一切机会在可以替代的地方节约天然气。” “最重要的是,当从天然气转向煤炭时,必须能够不受歧视地使用所有产能,”他补充说。 德国化工行业已公开反对政府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限电计划,德国巴斯夫集团(BASF,下称巴斯夫)首席执行官布鲁德穆勒此前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指出,如果天然气供应量低于最大需求的50%,巴斯夫将不得不缩减或完全关闭其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基地。该公司还制定了优化其欧洲业务的计划,以防德国开始分配天然气供应,减少需要大量消耗才能生产的产品的产量。 
路德维希港的乙炔厂 除了德国,“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沿线的其他欧洲国家输气也受到影响。奥地利政府当地时间6月19日决定,重启该国南部一家煤电厂,以应对因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引发的能源短缺。6月20日,荷兰也恢复了煤电的使用,并表示将取消对化石燃料发电站的部分限制以应对能源短缺。荷兰政府还“紧急呼吁”该国企业在冬季到来之前尽可能地节约能源。而这对于欧洲的能源转型进程而言,无疑是后退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