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释放重大利好消息——2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重点支持工业设备更新,首批1730亿元已安排到7500个项目!这为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此前,工信部在2024年9月发布的《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更是为化工企业指明了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化工行业被列为27个重点支持行业之首,凸显了其在工业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对于化工企业而言,这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也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窗口期。 化工行业设备更新五大方向 据工信部《指南》,化工行业设备更新主要聚焦以下五大方向,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重点突破领域: 1、节能减污降碳改造:向绿色制造要效益 《指南》明确要求:到2027年,改造装置能效需达到《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标杆水平。重点包括: 工艺技术升级:采用高效催化、生物催化、超重力反应、膜极距及氧阴极离子膜电解等先进技术 设备更新换代:淘汰固定床煤气化炉、小电石炉(<25000KVA)、低效电机、精细化工开放式反应器(釜)等低效设备 系统优化:实施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热集成精馏、换热网络系统优化等节能技术改造 2、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速 智能化是化工行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指南》提出目标:到2027年,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3级及以上企业比例达到15%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5%以上。重点包括: 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新型工业网络、仪器仪表、智能装备设备、关键软件和系统等"基础填平补齐" 重点环节优化:生产控制、能源管理、安全环保等核心环节智能化升级 新技术应用:开展裂解炉、压缩机等主要设备状态监测及预测性维护,建设"工业互联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体系 3、本质安全水平提升:筑牢发展底线 安全是化工行业的生命线。《指南》强调要通过设备更新大幅提升本质安全水平。重点措施包括: 工艺优化:采用液相加氢、连续化、微反应等低风险工艺技术 设备更新:加快更新老旧反应器(釜)、精馏塔、压缩机、泵、换热器、储罐等高风险设备 智能安防:应用智能立体仓储及智能装卸机器人、智能安全应急设备 4、工业操作系统升级:夯实智能基础 工业操作系统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撑。《指南》要求: 全面更新: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 有序推进:生产线及泵、阀等设备中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嵌入式软件更新换代 逐步开放:关键工序和核心应用场景的安全仪表系统(SIS)更新升级 技术趋势:新一代工业操作系统正朝着开放化、云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化工企业提供更强大的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5、工业软件升级:赋能全价值链 工业软件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工具。《指南》明确要全面推进各类工业软件更新换代,包括: 成熟软件: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新兴软件:石化三维工厂设计软件、基础物性数据库软件、流程模拟等加快中试验证 专业软件:在线实时优化(RTO)、先进过程控制(APC)等在非关键工序先行试点 申报攻略 与常规贷款相比,特别国债资金可覆盖设备采购、改造升级的全周期成本,且无需企业承担短期偿债压力;与产业基金相比,其“专款专用”属性降低了资金使用风险,更适配工业设备更新“重资产、长回报”的特性。 随着第一批资金落地和第二批审核启动,化工企业如何抓住这波政策红利?以下是关键申报要点: 1.申报条件 投资规模:重点行业项目投资额需达到2000万以上 建设进度:在建项目且完成投资不超过80%,确保2025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 合规手续:需具备项目备案证(性质明确为"技改")、环评批复、用地预审等 信用要求:企业近3年无重大安全事故、环保处罚或失信记录 注意:涉及炼油、乙烯、对二甲苯(PX)、煤制烯烃等产能变化的,必须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严禁违规新增产能。 2.申报材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包含详细设备清单、技术参数、投资预算 绩效目标表:明确3年内的产能提升、能耗降低等量化指标 资金筹措方案:自筹资金需提供银行授信或自有资金证明 建议:材料编制应突出项目的示范性、创新性和实效性,避免泛泛而谈。 3.申报策略 方向精准性:100%匹配国家支持的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 前期基础扎实:已完成立项备案,技术路线有成功案例支撑 协同创新:与头部设备厂商、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2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放,叠加《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的精准指导,为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 当前,首批资金已经落地,第二批申报正在进行。化工企业应立即行动,对标政策要求,加快制定设备更新方案,积极申报资金支持,通过设备升级实现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和数字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