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闭孔率 ≥ 90%,确保优良保温性能,防止气体扩散和收缩1. 闭孔率的重要性 2. 影响闭孔率的主要因素及调节方法因素类别 | 原因分析 | 调节措施 | 发泡剂配比 | 水含量高 → 化学发泡产气快,易破泡 | 降低水含量(<1.5份);主用物理发泡剂如HFO、245fa | 表面活性剂 | 活性剂种类影响泡孔膜壁的稳定性 | 使用高效闭孔型硅油(如DC-5357, L-6900) | 催化剂体系 | 起泡过快 → 泡壁来不及稳定就破裂 | 降低起泡催化剂A33用量,适度增加凝胶催化剂T9 | 黏度与流动性 | 黏度低 + 高反应性 → 泡孔易连接 | 保持适中体系黏度(250–500 mPa·s),反应中速 | 发泡环境 | 模温低/料温低 → 反应不充分,气泡未封闭 | 控制模温35–45℃、料温22–25℃ | 模具排气设计 | 模具不透气或排气孔少 → 泡沫被挤压连通 | 在模具末端设置微小排气槽或微孔 |
3. 建议采用的闭孔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产品型号 | 特点 | 推荐用量(份) | DC-5357 | 高稳定泡膜,闭孔率高 | 1.0–1.5 | L-6900 | 抑制泡孔连通,控结构 | 1.2–1.6 | B8404 | 高闭孔+细腻泡孔结构 | 1.5 |
实验建议配合HFO物理发泡剂评估,以排除水泡干扰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