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粘接件间的作用力
粘接件之间的稳固连接依赖于多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主要包括化学键、分子间力、界面静电引力和机械作用力,这些作用力直接影响着粘接强度和稳定性。
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若能引入化学键,可显著提升粘接效果。例如,聚氨酯胶黏剂在粘接橡胶、纤维等物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从而大幅增大粘接强度。 分子间力是粘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力,它分为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这三种力合称范德华力)以及氢键。对于高分子胶黏剂而言,色散力在分子间作用力中占比极大,可达到 80%-100%;而氢键力的强度则大于范德华力,对粘接性能有着积极影响。
当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如高分子胶黏剂)密切接触时,由于金属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容易得到电子,电子的转移会使界面两侧产生接触电势,进而形成双电层,由此产生界面静电引力。此外,当胶黏剂充满被粘物表面的缝隙或凹凸之处时,固化后界面区会产生啮合力,也就是机械连接力。机械连接力的本质是摩擦力,在粘接多孔材料、织物及纸等材料时,这种作用力尤为重要。
二、粘接过程的界面化学
要形成完美的密封或粘接,液体胶黏剂与固体被粘件之间必须实现完好的浸润,而浸润情况与胶黏剂的组成与性能、被粘件的结构与性能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其中界面张力的影响至关重要。
液体的表面张力是作用于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上使表面收缩的力,它是液面分子受液体内部分子吸引的结果。这一特性使得液体总是倾向于保持尽可能小的表面积,因此空气中的小液滴通常呈球状。
与液体不同,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其表面无法收缩,所以固体没有表面张力,只有表面自由能,在实际讨论中,常将固体表面自由能称为表面张力。
在浸润现象中,表面张力小的物质能够很好地浸润表面张力大的物质,反之则浸润效果较差。例如,水的表面张力比油大得多,所以油能够在水面上很好地铺展,而水却难以在油面上铺展。金属、无机盐等物质的表面张力较大,容易被胶黏剂浸润;塑料的表面张力一般与胶黏剂相近,因此浸润程度相对较差。
基于此,在对表面张力较小的物件进行粘接时,可在胶液中适当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以改善浸润效果,提升粘接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