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
查看: 41|回复: 0

涂料成膜方式详解:原理、类型与关键影响因素

[复制链接]
聚氨酯联盟小熊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1.序:涂料的组成、膜功能与成膜前提
一般涂料由成膜物、颜料和溶剂三个组分组成,有时需添加功能助剂以提升特殊性能(具体可参考《涂料的基本组成介绍》)。涂料在基材表面形成的薄膜,除需具备一定机械性能外,夜光、变色、保温、特殊触感等装饰性能及特殊功能也愈发受到关注与追求。
涂料初始为流动液体,涂布后经固化形成薄膜,其成膜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溶剂挥发与热熔成膜:基于自由体积调控的热塑性成膜
通常,聚合物需在较高分子量下才能表现出优良物理性质,但分子量高则玻璃化温度(Tg)也高。为实现涂布,需加入足量溶剂降低体系玻璃化温度,使 T-Tg(温度与玻璃化温度差值)足够大以保证溶液的流动性和可涂布性。
当溶液在室温下粘度接近 0.1Pa・s 时可用于喷涂,涂布后溶剂挥发形成固体薄膜,这是一般热塑性涂料的成膜形式。溶剂选择对漆膜质量至关重要:若挥发太快,会因表面粘度过高失去流动性导致漆膜不平整,还可能因失热过多使表面温度降至冰点,引发水分凝结导致漆膜发白或强度下降;溶剂类型还会影响漆膜微观结构 —— 不良溶剂中聚合物分子卷曲成团,分子间缠绕少,漆膜强度更高;良溶剂中聚合物分子舒展松弛,分子间紧密缠绕。
以罐头内壁氯乙烯漆为例,将聚氯乙烯溶于丁酮和甲苯混合溶剂,使 25℃时溶液粘度达 0.1Pa・s 左右,涂布后溶剂挥发使 Tg 逐渐上升,三天后 Tg 接近室温(T-Tg=0),此时自由体积达最低,约 3-4% 的束缚溶剂需在 180℃加热 2min 以上才能去除。
除加溶剂降 Tg 外,还可通过升高温度增加 T-Tg(即增加自由体积)使聚合物熔融流动,涂布后冷却形成固体漆膜,即热熔成膜。例如牛奶纸瓶上的聚乙烯涂层便采用此方式成膜。
粉末涂料也属于热熔成膜: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酸酯等热塑性聚合物粉碎成粉末后,通过静电或加热方式附着于基材表面,再加热至熔融温度以上,熔融的聚合物粘流体流平后冷却形成固体漆膜。需注意的是,粉末涂料中以热固性粉末涂料为主,其在加热熔融成膜过程中还伴随交联反应(相关内容将后续讨论)。

3.化学成膜:基于分子反应的热固性涂料成膜机制
化学成膜是指低分子量聚合物涂覆在基材表面后,在加温或其他条件下,分子间发生反应使分子量进一步增加或发生交联,最终形成坚韧薄膜的过程。这是热固性涂料(包括光敏涂料、粉末涂料、电泳漆等)的共同成膜方式。
常见的化学成膜反应包括:干性油和醇酸树脂与氧气反应成膜;氨基树脂与含羟基的醇酸树脂、聚酯及丙烯酸树脂通过醚交换反应成膜;环氧树脂与多元胺交联成膜;多异氰酸酯与含羟基低聚物反应生成聚氨酯成膜;光敏涂料通过自由基聚合或阳离子聚合成膜等(具体内容将逐个讨论)。需注意的是,化学反应发生前或过程中,通常伴随溶剂挥发过程。

4.乳胶成膜:粒子融合、自由体积与成膜条件的协同作用乳胶与乳液的区分
乳胶是固体微粒分散于连续相水中,而乳液是液体分散于水中。一般乳胶通过乳液聚合制备,其特点是粘度与聚合物分子量无关,因此固含量达 50% 以上时,即使分子量很高仍能保持较低粘度。乳胶涂布后,水分蒸发使胶粒相互靠近,部分可形成透明、坚韧的连续薄膜,部分则仅得到粉末。
乳胶成膜的力来源
乳胶涂布后,乳胶粒子先以布朗运动自由移动,水分蒸发后运动受限并紧密堆积。此时粒子间形成 “毛细管” 状空隙(充满水),由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毛细管力可对粒子施加压力,压力大小可通过 Laplace 公式估算: 微信图片_2025-08-18_090228_869.png (其中 τ 为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r1、r2 为曲面主曲率半径)。
水分进一步挥发使表面压力增大,最终克服粒子表面双电层阻力,使聚合物直接接触并形成聚合物 - 水界面,界面张力引发的新压力同样可用 Laplace 公式计算。毛细管力与界面张力共同作用,促使聚合物粒子变形并推动膜的形成,且粒子越小,压力越大。
乳胶成膜的关键条件
乳胶粒子能否成膜不仅取决于表面(界面)张力引发的压力,还依赖粒子自身性质:若粒子刚性强、Tg 高,即使压力再大也不会变形或融合;粒子融合需聚合物分子相互扩散,这要求粒子 Tg 较低以提供足够自由体积供分子运动(即扩散融合或自粘合作用,最终使粒子融合成均匀薄膜,并将不相溶乳化剂排至表面)。
成膜时温度 T 与粒子 Tg 的差值(T-Tg)需足够大,否则无法成膜。例如聚氯乙烯乳胶室温下不能成膜,需加热至 “最低成膜温度”,或添加增塑剂降低 Tg 以将最低成膜温度降至室温。涂料中常用可挥发增塑剂(助成膜剂)降低最低成膜温度,成膜后助成膜剂挥发,使薄膜恢复较高 Tg。
第41届聚氨酯硬泡实战技术培训9月17-22日青岛报名电话:1361279503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8-23 15:51 , Processed in 0.08549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