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
查看: 12|回复: 0

喷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

[复制链接]
聚氨酯联盟小熊 发表于 2025-11-10 09: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喷漆加工适用在很多行业,它是通过喷枪借助空气压力,把漆分散成均匀而微细的雾滴,涂施于被涂物表面的一种方法。可分为空气喷漆、无气喷漆以及静电喷漆等形式。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喷漆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第1则:针孔
问题现象
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问题原因
(1)板材表面处理不好,多木毛、木刺,填充困难;
(2)底层未完全干透,就施工第二遍;
(3)配好的油漆没有静置一段时间,油漆粘度高,气泡没有消除;
(4)一次性施工过厚;
(5)固化剂、稀释剂配套错误;
(6)固化剂加入量过多;
(7)环境温度湿度高;
(8)木材含水率高。
解决对策
(1)板材白坯要打磨平整,然后用底得宝封闭;
(2)多次施工时,重涂时间要间隔充分,待下层充分干燥后再施工第二遍;
(3)配好的油漆要静置一段时间,让气泡完全消除后再施工;
(4)油漆的粘度要适合,不要太稠;
(5)一次性施工不要太厚,做到"薄刷多遍",一般单层厚度不要超过20μm;
(6)使用指定的固化剂和稀释剂,按指定的配比施工;
(7)不要在温度和湿度高的时候施工;
(8)施工前木材要干燥至一定含水率,一般为10-12%。

第2则:起泡
问题现象
漆膜干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圆形泡,也叫鼓泡。起泡产生于被涂表面与漆膜之间,或两层漆膜之间。
问题原因
(1)基材处理不合要求,如木材含水率较高,或未将松脂、木材本身含有的芳香油清除掉,当其自然挥发时导致起泡;
(2)油性或水性腻子未完全干燥或底层涂料未干时就涂饰面层涂料;
(3)木材的接合处及孔眼没有填实,有空隙口孔眼等;
(4)油漆粘度过高;
(5)油漆配比不恰当;
(6)刷涂时来回拖动刷子,产生的气泡没有消除;
(7)底材表面附有油污、灰尘、水泡等,这些不洁物周围沾有水份;
(8)压缩机、空气管中有水份,或者有水份溅到施工表面上;
(9)大部分与针孔原因一样。
解决对策
(1)木材应干燥至合适的含水率,除去木材中芳香油或松脂;
(2)应在腻子、底层涂料充分干燥后,再刷面层涂料;
(3)应将木材接合处的空隙和木材孔眼用腻子填实,并打磨平整后再刷涂油漆;
(4)最好用干净的碎布清理基材表面的杂物,不要用手触摸,清理干净后的被涂表面,即可上涂料;
(5)油漆的施工粘度要合适;
(6)刷涂时不要来回拖动,先横理,后竖理,最后顺木纹方向理直;
(7)定期排出压缩机中水份,加装油水分离器;
(8)参考针孔的对策;
(9)对气泡轻微的,可待漆膜干透后,用水砂纸打磨平整,再补面漆。对气泡严重的,先挑破气泡,用砂纸仔细打磨平整并清理干净,然后再一层一层地按涂装工艺修补。

第3则:咬底
问题现象
咬底,是指上层涂料中的溶剂把底层漆膜软化、溶胀,导致底层漆膜的附着力变差,而引发的起皮、揭底现象。
问题原因
(1)底漆未完全干燥就涂面漆,面漆中的溶剂极易将底漆溶解软化,引起咬底;
(2)刷涂面漆时操作不迅速,反复刷涂次数过多则产生咬底现象;
(3)对于油脂性漆膜以及干性油改性的一些合成树脂漆膜未经高度氧化和聚合成膜之前,一旦与强溶剂相遇,底漆漆膜就会被侵蚀。如底漆用酚醛漆,面漆使用硝基漆,则硝基漆中的溶剂就会把油性酚醛漆咬起,并与原附着基层分开;
(4)前一道涂层固化剂用量不够,交联不充分;
(5)前后两遍涂层不配套。
解决对策
(1)应待底层涂料完全干透后,再刷涂面层涂料;
(2)刷涂溶剂性的涂料时,要技术熟练、操作准确、迅速,防止反复刷涂;
(3)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应配套使用;
(4)对于严重的咬底现象,需将涂层全部铲除干净,待基层干燥后再选用同一品种的涂料进行刷涂。

第4则:不干或慢干
问题现象
涂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仍未干,不硬化。
问题原因
(1)被涂面含有水分;
(2)固化剂加入量太少或忘记加固化剂;
(3)使用含水、含醇高的稀释剂;
(4)温度过低,湿度太大,未达干燥条件;
(5)一次涂膜过厚,或层间间隔时间短。
解决对策
(1)待水分完全干后再喷涂;
(2)按比例加固化剂调漆;
(3)使用厂家提供的配套稀释剂;
(4)在正常室温内喷涂;
(5)两次或多次施工,延长层与层之间施工时间,涂面若无法干燥,则应将涂层铲去或用布沾丙酮清洗掉。

第5则:漆膜脱落
问题现象
由于漆膜层间附着、结合不良,会产生漆膜脱落、剥落、起鼓、起皮等病态现象。
问题原因
(1)底、面漆不配套,造成层间附着力欠佳;
(2)物面不洁,沾有油污、水份或其它污物;
(3)物体表面处理不当。如木材表面未经打磨就嵌刮腻子或上漆,使面漆的油分被其吸收而造成脱落,木材表面未经有效的封闭;
(4)底层未干透即涂面漆,日久因底层面层收缩率不一致而开裂,从而影响层间附着力。底漆太坚硬或底漆很光滑,未经打磨就直接涂装面漆;
(5)施工温度过低。
解决对策
(1)选择配套的底漆、面漆;
(2)基材表面处理时要把油污、水分或其它污物彻底清除;
(3)基材要经过打磨、修整再嵌刮腻子。底漆须干透后并经打磨,方可涂覆(刷、辊、或喷)面漆,以增加层间附着力。

第6则:漆膜粗糙
问题现象
涂料涂饰在物体表面上,涂膜中颗粒较多,颗粒形同痱子般的凸起物,手感粗糙、不光滑。
问题原因
(1)漆膜干燥后表面粗糙;
(2)施工环境不洁,有灰尘、砂粒落于涂料中,或油刷等刷涂工具粘有杂物;
(3)基层处理不合要求,打磨不光滑,灰尘、砂粒未清除干净。
解决对策
(1)调配好的涂料在刷涂前,必须经过滤布过滤,以除去杂物;
(2)漆油调配好后,应静置15-20分钟,待气泡散开后再使用;
(3)刮风天气或尘土飞扬的场所不宜进行施工,刚刷涂完的油漆要防尘土污染;
(4)基层不平处理应用腻子填平,再用砂纸打磨光滑,擦去粉尘后再刷涂涂料;
(5)涂膜表面已产生粗糙现象。

第7则:刷痕
问题现象
在漆膜上留有刷毛痕迹,干后出现一丝丝高低不平的刷纹,使漆膜厚薄不均。
问题原因
(1)涂料的粘度过高、稀释剂的挥发速度过快;
(2)在木制品刷涂中,没有顺木纹方向平行操作;
(3)选用的油刷过小或刷毛过硬或油刷保管不善使刷毛不齐或干硬;
(4)被涂表面对涂料的吸收能力过强,刷涂困难。
解决对策
(1)调整涂料的施工粘度,选用配套的稀释剂;
(2)刷涂施工时,应先顺木纹方向进行头遍涂料的刷涂;
(3)要选用较软的油刷,理油动作要轻巧。油刷用后,应用稀释剂洗净并妥善保管,刷毛不齐的油刷应尽量不用;
(4)用封闭底漆对基材进行封闭,然后再刷涂底漆和面漆;
(5)刷涂所选用的涂料应具有较好的流平性,选用合适挥发速度的稀释剂;
(6)发现有刷纹时,应用水砂纸轻轻打磨平整,并用干净的碎布清理灰尘,然后再刷涂一遍涂料。

第8则:起灰
问题现象
油漆刷涂或喷涂经过干燥后,用手摸轻摸会掉燃料。
问题原因
(1)产生这个问题多半是双组份油漆,其中组份二固化剂加入偏少;
(2)油漆在开桶后一直没有充分搅拌,经过好多次使用。油漆中的油脂部分已经用的差不多了,而留下更多的基体;
(3)油漆固化剂已经失效;
(4)喷涂稀释剂加入过多,冲淡了固化剂作用。
解决对策
(1)用量杯、刻度尺测量比例;
(2)刷涂施工时,应彻底搅拌基体,把树脂和油脂充分搅匀。在一次使用不完,剩余的基料和固化剂要盖严桶盖,防止空气流通;
(3)固化剂需要在规定的温度保存,并定期复查;
(4)正确选择稀释剂,严禁喷涂高温后的零件。

第七届.中国聚氨酯软泡材料创新应用技术研讨论坛峰会 12月17-18日(中国.杭州)参会热线:1361279503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11-19 13:28 , Processed in 0.1437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