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三井退出异氰酸酯 市场渐呈寡头垄断特征 上榜理由:日本三井化学近期宣布,未来将关停6万吨的MDI和11.7万吨的TDI装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有助于异氰酸酯龙头企业万华化学(600309.SH)抢占日本市场,并更好的布局全球市场。万华化学已是全球最大的MDI生产商,其当前MDI占全球产能比重为25%,市场渐现寡头垄断特征。 Top2:全球聚氨酯生产将转移至低成本国家
上榜理由:据有关数据统计,CASE基本占用了全球聚氨酯市场48%的经济活动。亚洲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区域,全球很多其他国家的氨纶、鞋和合成革生产都已经转移到亚洲。2012年,欧洲聚氨酯产品产量共400万吨,而亚洲产出达1000万吨,是欧洲的两倍之多,其中用于CASE的占580万吨左右,大部分用于涂层和弹性体。合成革和鞋材是促进亚洲弹性体市场的主要动力。2012年,亚洲共生产了近200万吨弹性体。北美是世界聚氨酯生产产出排名第三的地区,年产约250万吨左右。非洲、中美、南美以及中东共生产200万吨左右。
Top3:陶氏化学公布201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
上榜理由:陶氏报表显示第四季度每股收益为0.79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65美元(1)。而去年同期每股损失0.61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33美元。 EBITDA(2)为23亿美元,调整后为21亿美元(3),同比增长31%,所有运营部门都实现盈利。调整后EBITDA利润(4)增长高于300个基点,表现最好的部门为功能塑料、功能材料、涂料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部门。
Top4:亨斯迈总裁预计2014年MDI供应偏紧
上榜理由:亨斯迈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ter Huntsman指出亚洲将是下一波MDI新增产品的爆发地,但是他同时也说在新增产能释放之前,MDI市场可能出现供应偏紧。 Top5:拜耳新推聚氨酯胶黏剂产品 用于医疗领域
上榜理由: 拜耳材料科技近日在美国市场推出一款聚氨酯基胶黏剂产品,该产品使用的原材料是拜耳的Baymedix® A产品。 该款产品主要用于伤口护理和生物传感器,该款胶黏剂不会伤害皮肤,而且可以调整粘合强度,十分容易移除。此外,Baymedix A生产出的产品具有十分良好的透气性,并且适用于任何常用的消毒技术。
Top6:运输TDI瞒报 天津海事局开出今年最大罚单
上榜理由:从天津海事局获悉,北疆海事局查处了一起船舶载运剧毒危险货物谎报案件。经查,停靠在天津北疆辖区的某集装箱轮出口载运的12个集装箱、约200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不仅没有任何危险性标记,而且以普通货物聚醚多元醇的名义装船,积载和隔离均严重不符合要求。
Top7:SABIC助力小米研发最新Mi2A智能手机
上榜理由:在SABIC创新塑料业务部的大力协助下,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于近期研发推出Mi2A智能手机,该款手机满足了消费者对机身更薄、边框更耐久性及天线一体化架构等种种要求。自智能手机问世之日起,制造商们便不断追求制造更轻薄、结构更紧凑的智能手机,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使用需求。
Top8:化学品巨头杜邦公司2013年利润额大幅攀升
上榜理由:化学品巨头杜邦公司2013年利润额大幅攀升,不过高性能材料销售增长平平,其中包括了多种塑料产品。总部位于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杜邦在2013年的销售额略高于357亿美元,比2012年攀升了3%。杜邦的全年利润额飙升近75%,近49亿美元。
Top9:2013年12月我国纯MDI出口量环比减少22.8%
上榜理由:据普华咨询分析师统计,2013年12月国内纯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出口数量为4,217吨,平均出口单价2,314美元/吨,出口量环比减少22.8%,同比增加74.1%,1到12月累计出口量为55,165吨,同比增长74.1%。2013年12月纯MDI进口数量为10,012吨,平均进口单价2,396美元/吨,环比增加35.6%,同比增长102%,1到12月累计进口量为106,286吨。
Top10:上海出台硬泡聚氨酯板等保温材料指标
上榜理由:《上海市保障性住房建筑节能设计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今年年初正式出台。自3月1日起,提交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的保障性住房建筑节能设计必须符合该指导意见要求。 《指导意见》规定,建筑外墙应优先采用外墙内保温系统,保温层设置范围应为套内空间的外墙或与公共部位隔墙的内表面;确需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的材料和系统并制定防止保温层材料开裂、坠落的外保温系统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且应有外保温系统质量保证和维修的书面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