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颁奖仪式现场。 4月19日,在珠海举行的第32届中国化学会(CCS)年会上,巴斯夫向4位中国科学家颁发了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以表彰他们在化学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自2001年设立该奖项,巴斯夫在过去20年一直积极支持中国化学界新星。 该奖项评审委员会由中国知名科学家组成,每两年评选出4名获奖者。今年,山东大学教授曹鸿志、北京大学教授马丁、吉林大学教授孙俊奇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王从洋因在各自领域的重大贡献而获得表彰。曹鸿志聚焦糖化学,发展酶法模块化组装策略,为复杂糖链的酶促合成提供普适性解决方案。马丁针对源于合成气和二氧化碳的定向转化、氢气的制备和输运、烃类的选择活化设计高效金属催化剂,不断取得新突破。孙俊奇专注于在自修复聚合物材料领域提高强度、开发新功能、拓展应用范畴,并取得开拓性研究成果。王从洋建立锰族金属有机催化新体系,实现绿色合成新反应,带动锰催化发展。 该奖项由巴斯夫资助并与中国化学会共同设计,旨在鼓励和资助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在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表面及胶体化学、生物工程等创新研究领域的研究。20年来,共有300多名科学家提出申请,截至目前已有40位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荣膺该奖项,其中7人已当选院士。 巴斯夫全球先进材料及系统研发总裁楼剑锋博士表示:“化学是可持续未来的关键驱动力,人才是化学创新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我们很荣幸能与中国化学会携手20载,共同颁发‘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该奖项充分彰显了巴斯夫支持青年人才卓越科学成就的坚定承诺。” 中国化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正加速科技领域的发展,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我们非常高兴在过去20年与巴斯夫携手,共同颁发这一青年知识创新奖,也感谢巴斯夫对于培养中国科技研发人才的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