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清京津产业新城京津科技谷产业园内,一家企业正以硬核科技实力书写着“新质生产力”的生动答卷。固诺(天津)实业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孙杨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美盛9500(美盛9800S PU超级中空玻璃密封胶)”,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聚氨酯胶粘剂在中国中空玻璃密封领域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未来,随着‘美盛9500’的进一步推广,不仅将为国内中空玻璃行业带来高性能、低成本的优质选择,还将显著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话语权,让‘武清智造’闪耀更多舞台!”孙杨说道。 从0到1的突破源于“啃硬骨头”的执着 固诺(天津)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固诺实业”)于2010年在京津科技谷产业园成立,占地面积208亩,投资3.5亿元,专注于聚氨酯发泡剂、硅酮胶等多元化建筑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中空玻璃的密封性能直接决定门窗的保温、隔音效果,而二道密封胶是其中的核心材料。长期以来,国内市场被聚硫密封胶、硅酮密封胶主导,聚硫胶价格高昂,硅酮胶水汽密封性能差,且两者均在粘结范围、使用寿命等方面存在局限。

“一定要做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密封胶!”带着这份信念,孙杨团队开启了全正向研发之路。从配方设计到材料合成,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他们自主突破关键材料合成技术,反复试验优化配方,最终研发出的“美盛9500(美盛9800S PU超级中空玻璃密封胶)”,实现了多项性能跃升:粘结范围更广,能适配多种基材; 粘结强度更优,使用寿命更长;价格却远低于聚硫密封胶,比硅酮密封胶更具性价比,真正做到了“高性能、高性价比”。 千锤百炼出精品细节里藏着“工匠精神” 实验室的成功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产业化落地环节。当第一代配方在客户现场使用时,问题接踵而至:自动打胶机出现B组出胶过多、不成胶的情况,打胶质量大打折扣。

“技术难题就是用来攻克的!”孙杨团队没有退缩。他们钻进车间研究打胶机工作原理,摸清设备对材料粘度的要求,连夜调整配方、优化B组粘度,最终让产品完美适配设备,打出了合格的胶条。

然而挑战并未结束。批量生产时,产品又出现“前期起粘快、后固化慢”的问题,与生产节拍严重脱节。在客户期待的压力下,孙杨团队在材料端寻找突破口,合成新的预聚体、搭配合适的催化剂,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为产品规模化应用扫清了障碍。 如今,“美盛9500(美盛9800S PU超级中空玻璃密封胶)”已通过哈尔滨森鹰窗业(中国唯一高端门窗上市公司)的严苛测试,连续稳定使用近一年,并与森鹰、李赛克联合建立了中空玻璃生产示范线。更令人振奋的是,该产品正在与热镜玻璃、超级间隔条玻璃等新一代中空玻璃技术适配,有望引领行业技术升级。 “人必有所执,方能有所成。”孙杨的这句话,正是固诺实业立足京津产业新城深耕新质生产力的写照。他说:“感谢区委、区政府和园区对我们一直以来全流程、主动靠前的服务和帮助,让我们放心大胆搞研发、抓生产,未来,我们将紧盯从关键技术突破到产品落地应用的全流程,继续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用自主创新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科技芯’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