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2268|回复: 2

新型鞋用不黄变热塑性聚氨酯胶的配方与合成工艺

[复制链接]

3373

回帖

490

听众

5655

PU金币

与理想同在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超级贴王坛之铁轩优秀总版主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原创达人社区劳模社区明星

QQ
ab131415 发表于 2010-6-26 20: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free]新型鞋用不黄变热塑性聚氨酯胶的配方与合成工艺
(1)原料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1000、PBA-3000PBA-5000),工业级,洛阳吉明化工有限公司;异佛尔酮二异氰琵酪(IPDI),工业级,德国Bayer公司i 1,4-丁二醇(BDO),工业级,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1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化学纯,天津化学试剂厂;丁酮,化学纯,无锡化学试剂厂

(2)胶黏剂的制备在装有电动搅拌装置、加热装置、温度亏和真空入口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聚酪二元醇并加热升温至100丶120'C,在余压小于O. 67kPa下脱水1~2h,水分小于O. 05 '时降温至一定温度加入扩链剂,并快速搅拌使其与聚酯完全混匀:然后加入二异氰酸酯及催化剂,快速搅拌并抽真空脱泡5~10mir当气泡抽完黏度达到一定时,停止搅拌,解除真空,将胶液倒入已预热的标准模具和聚四氟乙烯盘中,于120~140七的烘箱中熟化4~10h后,室温放置1周即可。然后以丁酮为溶剂,将其溶解为固含量20%的溶液胶。

(3)主要影响因素

①聚酯二元醇的选择以己二酸为原料合成的聚酯,结晶速度顺序为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这是由于以偶数碳原子二元醇合成的聚酯,其分子中的供氢基团与供电子基团比较容易接近,较易形成氢键,而使聚合物分子链较易结晶,且随偶数碳原子的增加而增加。而以丁二醇聚酯为软链段合成聚氨酯胶黏剂具有较高的结晶温度、快的结晶动力学性能和相对高的软化点等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且能显著提高材质之间的剥离强度。随着聚酯分子量的增大,聚氨酯胶块的硬度、拉伸强度都逐渐减小,而断裂伸长率却逐渐增大,选用PBA-3000较合适。

②扩链剂用量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随着扩链剂BDO加入i的增加,胶黏剂的黏度、软化、软化点和粘接强度等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但超过一定范围时,胶黏剂剥离强度下降,为1.2mol时,所合成的聚氨酯胶黏剂粘接强度较好

③n(NCO)/n(OH)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随n(NCO)/n(OH)的增大,胶黏剂的黏度逐渐增大,初粘强度和终粘强度也增大,n(NCO)/n(OH)过小,胶黏剂的黏度和内聚强度较小;过大的胶黏剂黏度太高,对材质的浸润性较差,为1.03~1. 05时较合适。

④催化剂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IPDI的反应速度明显增加,但用量过大,反应速度过快,难以控制用量过小则催化作用不明显,为聚酯的o. 5%比较合适

⑥反应温度和时间反应温度对胶黏剂的性能影响不大,但明显影响反应速度。随着温度升高,反应时间明显减少,超过130C时,异氰酸酯基团与氨基甲酸酯或脲键反应,产生交联,且在此温温度以上,所生成的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酸酯或缩二脲很不稳定,可能会分解,一般反应温度以100~115C为宜,反应时以5~10min为宜

⑥后熟化时间及温度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随着后熟化时间延长,拉伸强度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小,熟化时间超l0h. 硬度、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变化较小。熟化温度越高,其达到最佳力学性能时的熟化时间也越短,熟化温度为120~140C,时间为4~10h
[free]
购买主题 已有 1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2 枚PU金币 才能浏览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
我爱肘子 发表于 2011-5-9 16: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顶起来让需要的人看看

广告替换V广告替换V广告替换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5-3 01:06 , Processed in 0.1425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崴楒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