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7311|回复: 1

浅谈二氯甲烷在聚氨酯聚醚软泡中的作用

[复制链接]

2

回帖

0

听众

0

PU金币

樊双贵 发表于 2017-11-25 13: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二氯甲烷简称MC,分子量85,气化热29KJ/mol,是常用的物理发泡剂。
         MC对聚氨酯软泡温度的影响有二方面 : 一是吸收反应热(气化热),二是对反应放热的稀释(PV/T=常量)。通常MC越多第二方面影响力越大。我们知道水的分子量是18,水与TDI链增长放热是188KJ/mol。水的放热是188÷18=10.4KJ/g,MC气化吸热是29÷85=0.34KJ/g,两者比值约30。上面只是让我们感性认识下MC对反应热的影响力。事实上MC影响反应热机理很复杂,与配方中放热速率、甲烷浓度、甲烷气化速率等因素有关,每一个因素都是复杂的变量。
        MC增加会明显提高泡沫的延伸率,但是不一定会增加泡沫的撕裂强度。容易拉长的泡沫不等同于不容易撕裂。
       MC增加会降低泡沫反应时内部温度上升副度,这不利于硬段生成,所以添加MC容易使泡沫变软并且手摸起来富有弹性,但是这种摸起来富有弹性的泡沫,它的球落回弹率(表面回弹)并不会很高。
         在净密度(不含粉的密度)12~15的配方中,产品良好的弹性是TDI、TDI指数、MC、聚合物聚醚(白聚醚)合理搭配产生的。
       MC小副度增减可以单独调整锡组份予以平衡。MC大副度加减,影响着配方的反应热、浓度等变化,就要调整几个组份予以平衡。例如PPG : 100,TDI : 57,水 : 4,MC : 3的配方,如果MC变成4份,不考虑密度和其它物性的话只需要锡量加3%~4%就可。如果MC变成14份,那么单加锡已经不可取了,要氰、水、硅、胺、锡都要变动才容易取得新的平衡。
       利用MC气化带走热量的特点,可在夏季做小泡实验时为原料降温。
       题外话 : 用MC洗手不可取,MC溶解掉手表面油脂让皮肤迅速发白。MC做为溶剂的良好互溶性容易渗透皮下组织被人体吸收。
      MC虽然不参与化学反应,但却左右着反应热影响全局变动,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鼓励原创,支持楼主,顺手回帖好习惯,才有更多人原意分享好文章,见帖必顶,看帖必回。
宋炯斌 发表于 2019-11-23 15: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感谢楼主的分享,了解一下。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5-1 19:32 , Processed in 0.08804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崴楒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