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直销界的一句话说,真挚的友谊来自不断的自我介绍。小辈我聚氨酯经历不是很丰富,屈指可数就三年左右,从毕业到宁波某化工厂做了一年多的MDI生产,出厂后,直接南下广州做软泡小料业务至今又有一年多,也算学习了一年多,立志做PU行业永远的一员。以此呼朋引类,是为题记!
海绵厂如何过冬 回顾去年经济势态,在欧美市场疲软,银根紧缩,房地产的持续打压及通货膨胀等大环境影响下,聚氨酯行业如中国经济运行一样高开低走。南方都市报发表文章说南海的玩具,家具等行业在2012年初,有七成企业只拿到同一时期的三成的单。从《参考消息》《联合早报》《环球时报》等主流媒体上看国内外经济也没有出现什么利好信息,倒是悲观情绪到处蔓延。无论如何,去年末,中央经济会议为中国的经济定调为“稳中求进”多少有些看点。但从房地产的继续限购及国家对产业转型的舆论宣传来看。这是一剂止痛药,而非救命稻草。所以说,2012年乃至今后的几年时间内,经济大势难言乐观。 那么海绵厂如何在外围经济不太好的情况下,取得比较好的竞争优势了? 首先,压缩成本,使用新型本土化的廉价原料。 现在的海绵厂竞争激烈,取得在同行业中的成本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借用王永庆老先生的话说,省一分钱就等于赚一分钱。何乐不为了?就是宜家在中国也得找本土的供应链,来适应中国的市场。一些企业主们不要认为只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个人认为这更是一个策略性的问题。对于大中型企业更是如此。 其次,关注行业前沿,企业主与发泡师要自觉地与时俱进,与时消息。 聚氨酯PU是继PVC,PE,PP,PS,PET之后的第六大塑料,今日的聚氨酯行业也可谓日新月异,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开发和推广中,所以,海绵厂还是大有可为的。 个人认为有二个方面的情况,企业主应该要把握。一方面,观注行业上,市场上的利润空间的飘移。这是企业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和战略转型有必要关注的地方。例如现在某些地区普通软泡市场趋于饱和,但其它子领域或呈方兴未艾之势!这一点对于大型贸易商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另一方面,观注上游原料的前沿情况。聚氨酯原料相对其它塑料而言,价格是相当贵的。也正处于行业变革与成型的关键时期。上游的每一个重大技术突破或新产品的开发,都会对下游产业的成本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引领一个全新的市场。这方面发泡师更是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和权利使企业采用最新的成熟产品来降低成本和开发新产品。 市场上出现新的成熟产品时,发泡师应以给公司带来经济效益为考量,尽量使新产品据为已用。这也是培养自身职场优势和竞争力的必要过程。让“用廉价的原料发出同样好的海绵”成为别人无可比拟的竞争力。有些企业主也不能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畏惧心理,对原料使用应有适度的开放心态,适应行业的发展形式及市场现状。如是,聚氨酯行业将更加朝气蓬勃!
{以上仅仅是小辈的一孔之见,自认为有狂妄自大的嫌疑,总想修改。只因写于今年春节,现又文思不涌,故罢了,望前辈们大肚相容。小辈也只是这此抛砖引玉,一是为了支持瑞银及郑总等的活动,同时也期望结交行业的前辈。非常感谢!} 刘朵红 广州德麓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