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 银 杯”我的聚氨酯经历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写在正文之前的话
致各位有缘看到此篇文章的聚氨酯界同行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衷心的感谢此次活动独家冠名商“广州市瑞银贸易有限公司”和活动承办方“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活动主办方“中国聚氨酯联盟网”,和活动协办方“天天化工网”“百川资讯网”“环球聚氨酯网”“贝茨聚氨酯网”,因此,才有了此次征文活动的诞生。
而我身为聚氨酯行业的一份子,理当大力支持与积极参与。同时也衷心的预祝此次活动将举办得圆满而成功,为聚氨酯界同行朋友们留下许多属于2012年第一届征文竞赛美好而精彩的回忆。
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另外古人还说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着十三亿多人口的庞大国度里,在“人口多”,“行业多”的前提之下,大家都来自全国各地的五湖四海,彼此之间能够相识,并在同一个行业里,成为同行的朋友,在我看来:这的确称得上是一种“缘份”。
我这个人相对来说比较相信“缘份”这一说法,所以,在文章的一开头我就想借此机会:向各位有缘看到此篇文章的同行朋友们问声好。
中国聚氨酯的圈子,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常在这个圈子里走动的人,就会发现,在每次聚氨酯行业的活动当中,你都能遇到很多的熟人。
像与此次活动的独家冠名商“广州市瑞银贸易有限公司”,2010年五月份在广州的软泡论坛上,贵公司的总经理余斌先生就有留给我名片,而2012年四月份在佛山的软泡论坛上,会议之余,贵公司的部门经理陈亨峰先生也和我聊了一会儿天,彼此之间互相交换了名片。还有贵公司的营销经理陈虹兵先生,江先生等好几位同行都也曾与我通过电话。
又像与“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齐旺顺先生,我们是2009年十一月份在“江苏省化工研究所”第十九届聚氨酯泡沫塑料学习班的同学,此次2012年四月份在佛山的软泡论坛上又遇到他了。
再像“浙江领新聚氨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峰先生,我们也是2009年十一月份在“江苏省化工研究所”第十九届聚氨酯泡沫塑料学习班的同学,上次2010年五月份在广州的软泡论坛上又遇到他了。同上面的齐旺顺经理一样,也是两次相见,有过两面之缘。在本论坛中,本人左边的这个头像上的这张相片,就是当时在会场请陈峰董事长帮忙拍的。
还有就是大家称之为“刘老师”的刘守平先生,我平时习惯于称他为“老刘”,我们之间也是相交已久。虽然我们的年龄相差相对较大,他应该几乎与我父亲的年龄差不多了,但是这几年与他的交往下来,却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那种“忘年之交”的感觉。
还有很多很多与聚氨酯同行朋友们的相识相交类似的例子,在这里我也就不一一的列举了……
好的,言归正传,下面开始正式和聚氨酯同行业的朋友们分享一下这六、七年以来“我的聚氨酯经历”了。
题目定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但我把此文按照时间段,细分为了三个小标题:
一、邂逅于“佳丽”
时值六月,恰逢最近几天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在网络上看到有些高三的学子因为感觉高考考得不理想或是迟到等原因,有自杀的现象。我深深的为他们而感到惋惜。 也许是现在的很多人在潜意识里把高考看得太过于重要了吧,其实在我个人看来:“条条道路通罗马”,而高考并不是高三学子们唯一的出路。那年,我也是没有参加高考就提前出来参加工作了。 说起我的聚氨酯经历,还得从六年多以前说起。因为本人并非化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出身。 我自从2003年下半年踏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广东中山工作了一年多,在深圳工作了一年,而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辗转一共进了三家公司。几万人的公司工作过,几百人的公司也工作过。 2005年年底的时候,我辞去了深圳的工作,并告诉自己:从2006年开始,找一份工作,哪怕是从基从做起,稳定下来,不要再这样不安分的在这家公司与那家公司之间“跳来跳去”了。不然只能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学到! 为了自己心中的这个短期目标,2005年的除夕,我是一个人在深圳度过的。从2006年正月初六(2006年2月3日)开始,我就奔波于深圳各大人才市场与职业介绍所之间。 一周之后,也就是2006.2.10日,当我穿梭于深圳龙岗“新路程职业介绍所”时,一张招聘广告映入了我的眼帘。“佳丽化工(惠州)有限公司招聘技术助理,中专或高中学历,字迹书写工整流利”。 看到“佳丽”这两个字的时候,便让我感觉到分外的亲切,因为父亲给大我一岁半的亲姐姐取名为“佳丽”,可以说,“佳丽”这个名字是伴着我一路成长的。 于是,我停下了脚步,咨询招聘人员,并把自己的简历投给了他们的招聘人员。他们看了我的简历之后,知道我读职高在学校时就是校团委会副书记(与学生会主席同级别),一手行楷,也是写得苍劲有力,基本上是符合他们“初试”的要求,要我于当天下午去公司“复试”。 另外,其中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就是当其中一个女性人事小姐看了我简历上的籍贯写着“湖南·长沙”时,她要我拿身份证给她看一下。然后只见她面露惊奇的表情说:“他竟然和我是在同一个镇上的耶!”。 在与湖南长沙有千里之遥的深圳,在互不相识的情况下,能遇到同一个镇上的人的机率并不是很高,这段小插曲,竟让我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尤其是对于那一年没有回老家过年的我来说。 当下我心里就在想:下午先去他们公司看一下,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如果工作环境各方面还可以的话,我就结束我找工作的历程,开始慢慢的静下心来,好好努力工作。 那天下午到他们公司之后,发现他们公司的环境还挺好的,一眼望去有篮球场,有喷泉,有池塘,有垂柳,听说还有乒乓球室,桌球室等。整个公司的绿化也是弄得挺好的,地理位置奇佳,依山傍水的,左“青龙”,右“白虎”。就是以下这张图片中的景象,复试人员把我领到技术部转了一圈之后,我当下答应他第二天早上前来公司报道。
以上的这张图片,是从佳丽化工“惠州”有限公司的员工宿舍楼上的角度所拍摄的鸟瞰图。为此,后来在2008年的时候,我还以此景致写了一幅对联: 上联: 门前绿柳喷泉,笑迎四面客; 下联: 楼后青山古寺,喜纳八方财。 横批: 风景佳丽独好。 就是这样,我与“佳丽”不期而遇,并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成长于“佳丽”
后来进了公司之后,才知道那个招聘我进来的,和我是同一个镇上的人事,她叫黄佳丽,名字中也有“佳丽”两字。从与前前后后的三个“佳丽”的相识来看,似乎此生我和“佳丽”这个名字还真是缘份不浅。 于是,2006年的2月11号,我开始了在佳丽化工(惠州)有限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厂牌编号也是这一天,同时也等同于是我进入“聚氨酯”行业的日子,我的生命从此与“聚氨酯”也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六年多的时间里,我也买了不少聚氨酯方面的书籍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其与平日里在实验室的实践知识相结合,达到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良好效果。比如说有: 1.) 朱吕民 刘益军等编著的《聚氨酯泡沫塑料第三版》; 2.)《聚氨酯原料和助剂手册》; 3.)李绍雄 刘益军 编著的《聚氨酯树脂及其应用》; 4.)(英)大卫·伊夫斯 主编David Eaves周南桥 彭响方 谢小莉 等译的《泡沫塑料手册》; 5.)陈鼎南 编的《聚氨酯制品生产技术问答》; 6.)陈鼎南 编著的《聚氨酯制品生产工艺》…… 等等聚氨酯相关的书籍,加强自己对于聚氨酯技术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 在我看来:佳丽化工(惠州)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深厚的“企业文化”的公司。 在我进入公司一年多以后,从2007年开始,在董事长的倡导之下,公司成立了业余“读书会”。涂董事长会亲自参加,与我们分享他的读书心得与体会,以及一些对人生,为人处世的生活感悟和做人之道。 董事长的千金涂小姐,还买来了一些好的书籍给我们“读书会”的成员一起学习,以及分享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感悟。其中的书籍有兰迪·鲍许写的《最后的演讲》、证严法师写的《撒下好命的种子》和戴尔·卡内基著的《卡内基沟通与人际关系》等等。 另外还找来了一些好的,有教育意义的,积极上进的电影来给我们观看,看后要我们分享一下彼此的“观后感”。例如有《当幸福来敲门》《残疾画家谢坤山》等等。 董事长是素食主义者,还提倡公司读书会的成员去尝试着多吃素食,这样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节约用水用电等相关能源,鼓励使用环保餐具等有意义的事情。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的两、三年时间里,我从董事长的言行举止当中,学到了很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并不断的影响着我的是非观与人生观。 有人说:“要学会做事,首先需要学会做人。”在学习做人等为人处世方面,我的的确确是从涂金山董事长的身上学到了很多,我想这将会影响到我以后的整个人生。 印象中清华大学的校训为:“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相信与涂董打过交道的人,应该都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厚德载物”之风范。“越是成熟的稻穗,腰弯得越低。”这句话用来形容涂董,我想是再也贴切不过了。 关于“慈善”方面,以前的我总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做慈善事业是那些有钱人做的事情。 但在读书会期间,涂董事长改变了我的这种观念,他跟我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其中有两件事情是不能等待的,那就是“行善“与”尽孝”。否则的话,有一天你可能就会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惋惜与感叹。而爱心是不分大小的。 涂董事长是台湾“慈济”的资深委员。他们在贵州等地有兴建希望小学,在开平等地有资助贫困儿童。那时周末的时候,我也会随涂董的女儿涂小姐她们,一同参加了一些“慈济”组织的志工活动。比如说去惠州镇隆敬老院奉献爱心,帮他们打扫卫生,洗头理发,做甜品,送礼物等,去惠州海边净滩(捡拾海边沙滩上垃圾)等有意义的志工活动。 在他们的影响之下,我也参加了“日行一善”的活动,每天拿出一元钱,每月30元,捐助给那些贫困地方的儿童。也许对于那些孩子来说也是杯水车薪,但我想最起码用来买些“新华字典”以及文具,学习用品之类的还是可以的。 古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不敢妄自称自己为“千里马”,但他却是我心中的“伯乐”,以在公司举办“读书会”这样一种形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与锻炼自我各方面才能的平台,从而达到发掘人才与培养人才的效果。 在公司我主持了很多期的“读书会”,也和“读书会”的成员们,分享了不少的读后感与观后感。也写下了不少关于每次参加志工活动的纪念文字。也许是通过“读书会”这样的一个平台,董事长更了解与知道了我各方面的能力。 关于公司举办的业余“读书会”活动,在2008年的时候,我也有以夸张的手法写了一幅对联: 上联:读书会,会上人人才高八斗; 下联:写字楼,楼中个个学富五车。 横批:人才齐聚佳丽。 一份辛劳,一份收获。业余活动是如此,在平日的日常工作上,我也是更加的努力付出了很多,同时,我也得到了很多的回报: 2006年2月11日进入惠州佳丽化工------2008年9月30日,期间任技术助理一职。 2008年10月1日------2009年3月30日,期间半年时间任技术组代理组长一职。 2009年4月1日------2009年11月30日,其间任PB课技术组主管一职,兼管生产组,品管组,技术组。 2009年12月1日------2011年12月30日,期间任PU组合料事业部生技课课长一职,兼管生产组,品管组,技术组。 2012年1月1日------2012年6月11日,期间转为佳山科技(韶关)有限公司组合料的销售…… 感谢董事长对我工作能力的肯定与信任,以及这一路以来的栽培与提拔。 那年“老刘”自己开车来惠州出差。我们几个人相聚了一下。吃饭的席间,其中有同行朋友笑着半开玩笑说:惠州佳丽化工是中国华南聚氨酯界的“黄埔军校”。 现在回想起来,他说这话也不为过。这近二十年以来,佳丽化工的确为华南PU界培养了不少的人才。 光我知道的,从佳丽化工出去之后,自己独立开公司的就有十几家之多。还有一些像早期九几年出去的,是我不知道的,加起来估计也得有个二、三十家了。 相对于一般的小型企业,他的确是可以让人学到很多,不管是技术也好,还是做人也罢。 这六年多的时间里,我也参加了一些聚氨酯行业的活动,比如说有: 1.)2009年11月份去“江苏省化工研究所”参加了他们举办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培训学习班; 2.)2010年5月份去广州参加了“环球聚氨酯网”举办的2010国际聚氨酯会议------软泡论坛; 3.)2010年去深圳参加了“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和“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主办的聚氨酯深圳展会; 4.)2012年4月份去佛山参加了“环球聚氨酯网”举办的2012国际聚氨酯峰会------软泡论坛。 有人说:“在职场工作,要尽力做到事业与家庭两不误才好。”顾好工作的同时,家庭方面也是同步进行着。 以下的这张相片,是我们婚纱照其中的一张。在2011年,我结婚了。老婆也在佳丽化工办公楼工作。我们两个人同在一家公司工作。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佳丽化工无形之中,成为了我们的“红娘”。
2012年2月份,我的儿子也在惠州出生了。以下的这张相片是我儿子100天的时候拍的。
业余时间我也一直在努力学习着各方面的知识。这六年,我除了努力学习聚氨酯软泡,硬泡,弹性体技术方面的知识之外,2010年,我考到了驾照。由于本人业余一直爱好文学,所以业余时间还参加了自学考试,今年即将拿到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中文)的大学文凭。目前又开始在慢慢的学习一些英语方面的知识。 鲁迅先生说,他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写作上了而已。我也只想说,与聚氨酯相伴同行这六七年,我只是把别人看电视和打牌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与学习上而已。进而以前辈楷模为学习的榜样。 在佳丽化工的这六年多以来,公司一直在稳步的不断向前发展,我也随着公司一起成长,让我从一个单身男孩子成长到一个男人,又从一个男人成长到一个孩子的父亲,关于佳丽,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三、暂别于“佳丽”
当然,古人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有相聚的时刻,也便会有别离的时候。 公司在韶关开的分公司需要迅速的发展与运作起来,而我愿意做一头“开荒牛”。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于是放弃了生技课课长之职位,写申请报告给董事长,表明愿意前往韶关从事销售的工作,开拓聚氨酯组合料在长三角的市场。 在佳丽化工(惠州)有限公司工作了六年多,快要临别时竟让我有种“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依依不舍之感。 借给我儿子摆“满月酒”之机,请大家喝了杯喜酒,感谢公司同事朋友们这六年多以来,所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 相信曾经有去过佳丽化工(惠州)有限公司的同行朋友们就知道,相对于同行业的一些公司,在那里的占地面积已经不算小了,而韶关这边的占地面积是惠州佳丽化工的四至五倍左右。 两家公司一期与二期的占地面积大约在500亩左右,一期工程200亩左右已建成并投入生产,二期工程300亩左右,正在建设当中。总投资规模为16000万元左右。
“我的聚氨酯经历”,漠然回首来路:
六年多以前,我和许多年轻的普通朋友们一样,没有技术,没有大学文凭,没有关系,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情况之下,我加入到了佳丽化工这样一个大家庭里。 六年多以来,我努力工作,刻苦学习,与佳丽化工一起成长。 从技术到管理,再从管理到销售,一路辛苦跋涉,收获颇多。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六冬之后的今天,我已有了技术,也有了大学文凭,也有了工作经验。所以,唯有想说的就是,我想衷心的感谢惠州佳丽化工给了我这些,我更想感谢涂董事长所教会我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定睛展望未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谁也无法预支自己的未来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我想,起码我永远也不会停止自己不断学习的脚步。 常言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也有人说:“男人三十岁之前,需要做对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入对行,第二件事就是跟对人。” 我庆幸: 我入对了行,入了聚氨酯行业; 我也跟对了人,跟了涂董事长。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在那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间,“聚氨酯”已陪我走过了我现有生命四分之一的时光,我想此生注定与“聚氨酯”结下了不解之缘。 可以想象得到,我未来的人生,还将与“聚氨酯”并肩携手同行。 “我的聚氨酯经历”写到这里之时,我突然想起了李清照曾经写的一首叫《夏日偶成》的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愿我们聚氨酯界的人当中都是“人杰”,“英才”辈出。为中国聚氨酯界的发展而添砖加瓦。 如今,虽然我已离开惠州,暂别于佳丽,在佳山科技(韶关)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但是两家公司的董事长都是涂金山先生。
关于学校,大家有“母校”这一亲切称呼,而我在佳丽化工呆了六年多,毫无疑问,他是我社会上的“母校”,不管以后的路会怎么样,我想此生都会永远铭记着他所给予我的知识与对我的影响。 “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快读奇书。” 本人平时的业余时间,大多也是在“与书为伴,与笔共舞”之中度过的。本人业余爱好较为广泛,有交友,旅行,摄影,书法,写作与阅读等等。
另附上本人近期照片一张,也愿在这里,借网络这方平台,广交益友,友行天下,共识天下聚氨酯同行之人士。
祈祷与祝愿“我的聚氨酯经历”之路上的领路人佳丽化工(惠州)有限公司和佳山科技(韶关)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共同的董事长涂金山先生: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最后,祝愿: 聚氨酯行业中的经营与销售的朋友们: 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聚氨酯行业中的管理,研发,技术等的朋友们: 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同时也真诚祝愿:中国聚氨酯事业越来越好! 祈愿:聚氨酯行业在各位朋友们的积极推动下,得到更好、更高,更快的蓬勃发展! 顺道在这里做一下广告: 渴望有需要聚氨酯组合料的朋友们,热烈欢迎你们的来电咨询与洽谈业务,我工作的手机号码为:13413178430.
佳山科技(韶关)有限公司:宋炯斌 写于2012年5月29日至6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