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3449|回复: 2

硬泡常识

[复制链接]

470

回帖

99

听众

51

PU金币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sheng 发表于 2009-10-18 10: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硬泡常识
硬泡虽不比软泡、自结皮、弹性体:处处离不开计算----却也并不都是漫无目标地“试”探,个中诀窍想摸出个大概至少要半年。    对于身处关键岗位的朋友(比如管配料、检验、产品开发)来说这些都不是难事-----(有条件)大不了多做试验呗!       但对于那些刚涉足这个领域的或者条件不太好的弟兄,难度就忒大;毕竟认知的最佳途径是“比对”,有几个参照物理解起来省力气多了。     知道“什么是合适的、正常的”已经很不错了,但能解析出“为什么是合适的、为什么不正常”那就要付出多倍的汗水与心血。

      前些日子就想把“大郎烧饼手艺”拿出来献丑,总在最后关头叹息止步:谁不怕出丑呀!  本人终究没在学院里研究过硬泡,设计、计算的那一套全是有异于大师著作。 好在做过现场工作,现在也想通了:都不干技术活了,要是出了丑还是能弄明白自己“为什么技术饭吃不下去了”----就这一点,值!

以上是废话,下面说正事


                            [ ]

一、 硬泡组合料里最需要计算的东西是黑白料比例(重量比)是不是合理,另一个正规的说法好像叫“异氰酸指数”合理,翻译成土话就是“按比例混合的白料和黑料要完全反应完”。  因此,白料里所有参与跟-NCO反应的东西都应该考虑在内。


       理论各组分消耗的-NCO摩尔量计算如下
主料:  聚醚、聚酯、硅油(普通硬泡硅油都有羟值,据说是因为加了二甘醇之类的)配方数乘以各自的羟值,然后相加得数Q
         S1 = Q÷56100
㈡水: 水的配方量w
         S2 = W÷9
㈢参与消耗-NCO的小分子物:配方量为K,其分子量为M,官能度为N
                  K × N
         S3 = ————    (用了两种以上小分子的需要各自计算再相加)
                    M

     S = S1+S2+S3
基础配方所需粗MDI份量  [S×42)÷0.30 ] ×1.05  (所谓异氰酸指数1.0
  
       其实以上计算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消耗量, 由于黑白料反应过程复杂, 实际-NCO消耗量肯定不止这个数, 比如有三聚催化剂的情况下到底额外消耗了多少-NCO,这个没人说得清楚。  另外,聚醚里有水分,偏高0.1%就好严重的;聚醚羟值也是看人家宣传单的,我见过有聚醚羟值范围跨度90mgKOH/g,那个计算数出来后只能参考,不能认真!

广告替换O广告替换O广告替换
周五总结一周
我爱肘子 发表于 2011-5-6 12: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3

回帖

54

听众

59

PU金币

聚氨酯胶黏剂工作室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初级贴星技术专家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

wxg426 发表于 2011-5-6 13: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无锡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5-2 14:30 , Processed in 0.09660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崴楒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