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
查看: 319|回复: 0

山东工业企业调查显示:七成企业已复工 逾四成企业资金仍不足

[复制链接]
海绵宝宝 发表于 2020-3-5 11: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为了摸清工业企业当前现状,了解企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痛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由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发起,联合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会、省工业设计协会、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促进会、省农机工业协会、省造纸行业协会、省皮革行业协会、省日用化学工业协会、省家用电器行业协会、省白酒协会、省电动自行车协会、省饮料行业协会、省乳制品工业协会等社团组织,面向全省工业企业的企业家和行业专家,开展了一次在线问卷调查。截止2月21日22时,累计收回企业问卷1999份,专家问卷163份。剔除重复数据和不合格数据后,有效企业问卷数量为1788份,有效专家问卷数量为159份。依据这些数据,我们经过分析和研究,形成以下报告。

一、主要结论

1.多数专家和企业对今年的工业经济保持增长态势抱有信心。87.2%以上的专家认为今年工业经济会保持增长,仅有8.54%的专家认为会下降;63.71%的企业判断自身企业今年营收会增长或持平,36.29%的企业预计会下降。

2.绝大多数企业表现出高度社会责任感,86.76%的企业从疫情爆发至今未减员未降薪,仅1.25%的企业同时采取了减员和降薪措施。

3.绝大多数企业开始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加大练内功力度,优化管理、加大研发、在线培训是企业在受疫情影响停产期间的重要选择。选择这三项的企业分别占到82.07%、43.02%、37.18%。

4.交通物流受阻和原材料供应不足是企业当前遇到的最普遍困难,尤其是跨省物流问题亟待解决。数据显示,选择这两项的企业分别达到58.29%、51.74%,其后依次是资金不足(41.96%),订单不足(34.11%),用工短缺(33.25%),防护用品不足(28.66%),合同执行受阻(18.64%)。

5.阶段性减免税费和社保费是企业的普遍诉求。企业选择的最有效的应对政策依次为:阶段性减免税费(75.42%),阶段性减免社保(53.75%),物流支持(44.23%),信贷支持(43.12%),防护支持(30.03%),市场对接支持(22.12%),房租水电补贴(20.65%)。

6.在疫情过后应对未来风险的主要措施方面,企业和专家共同认可的是“技术改造”和“管控质量”这两项措施,企业选项占比分别为56.57%和59.09%,专家选项占比分别为72.39%和60.74%。

7.中小企业复工率相对较低,中小企业生存问题受到专家的普遍担心。

8.约六成企业没有完全了解当前应对疫情出台的政策,还有部分企业反映优惠政策无法落实。

二、调查分析

企业问卷的填写人员多为总经理、副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等,对企业情况相对比较了解,反映也较为客观全面。专家问卷的填写人员多为大学教授、科研单位研究人员、行业协会负责人以及大企业负责人等。

企业规模(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30.42%,2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占31.47%,1亿元-10亿元的企业占28.67%,10亿元以上的企业占9.44%。

企业来自全省各市、省直与央属,其中尤以淄博、潍坊两市的问卷数量居多。由于问卷主要面向全省工业企业,个别市企业问卷数量较多对统计分析的影响不大。

企业所属行业中机械行业占比最高,其次是轻工行业和化工行业,纺织、建材、冶金、汽车、信息产业、医药等行业占比相对较低。

1.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问卷所反映的情况与我省统计情况基本一致,截至2月21日,70%的工业企业已经复工复产,30%的企业处于停产状态。数据显示,规模较大企业开工率明显高于规模较小企业,停产企业中有接近半数集中在年营收2000万以下企业。具体为年营收2000万元以下的544户企业中未开工的293户,占该类企业数的53.86%,2000万-1亿元的583户企业中未开工150户,占25.73%,1-10亿元的506户企业中未开工98户,占19.37%,10亿以上的155户企业中未开工11户,占7.1%。

在复工企业中,开工达产率大于等于70%的占39.08%,40%-70%的占38.69%,低于40%的占22.23%。

2.当前工业企业资金状况

资金充裕的企业占比10.44%,资金情况一般的企业占比47.40%,资金不足的企业占比31.32%,资金严重不足的企业占比10.19%,其他情况占比0.65%。

资金不足是多数企业持续性的难题,从上述数据看,资金问题当前对企业的整体影响程度并不十分严重。相对来说,2000万以下的小企业情况更为突出,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更大。分规模看,规模越大的企业资金情况越好,而规模越小的企业资金压力更大。从数据看,营收1亿元是个重要的门槛,或许反映目前银行对企业规模的偏爱。

开工企业与未开工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存在差异。46.56%的未开工企业认为急需解决的是资金问题,而开工企业这一比例是38.69%。

3.企业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注:纵轴为样本企业数量

反映交通物流与原材料供应问题的企业比例相对较高。反映交通物流受阻的企业占比58.29%,而未开工企业与开工企业的感受不同,开工企业中64.2%选择物流问题,未开工企业中这一比率下降为45.83%。反映原材料供应问题的企业占比51.74%,其中开工企业的比例是57.75%,未开工企业的比例是41.67%。

反映资金不足的企业占比41.96%,订单不足的企业占比34.11%,用工短缺的企业占比33.25%,防护用品和手段不足的企业占比28.66%,合同执行受阻的企业占比18.64%;其他情况的企业占比4.96%,主要涉及赊欠账、上游开工不足等问题。

在所面临的困难上,企业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性服务业问题,这体现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逐渐开始传递显现。

专家对当前问题的关注点与企业有所不同。受访专家对不同问题的关注度从高到低依次是:营商环境问题占比61.53%,市场问题占比60.74%,资金问题占比55.83%,信心问题占比44.79%,物流问题占比33.74%,其他问题占比9.82%,主要是政策落实、营商环境等问题。

4.企业减员降薪情况

86.76%的企业没有减员降薪。未减员但已降薪的企业占比5.54%,减员未降薪的企业占比4.85%,减员并降薪的企业占比1.25%,个别企业为了促进复工,还采取了加薪和返岗补贴的措施。

但是,未减员未降薪状态一定需要积极有序的复工复产来支持,否则也难以为继。目前我省复工率居于全国首位,人员的跨省流动尚不便利,人员跨省复工并不十分畅通。

随着时间的推进,去年订单与今年新增订单的生产需求反弹增加,后续如果其他省份给予了更为优厚的工作环境、工作机会与工作报酬,则可能造成我省工业企业管理、技术人才与工人的流失,应当引起注意。

5.企业认为在当前最为有效的措施

企业选择阶段性减免税费的比例为75.42%,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占比53.75%,信贷支持企业占比43.12%,提供房租、水电等补贴企业占比20.65%,防护支持企业占比30.03%,物流支持企业占比44.23%,市场对接企业占比22.12%,其他情况占比1.81%。

比较发现,订单问题与市场对接呈现高度相关性,反映出企业认为政府在积极协调进行市场对接、提高订单量上具有相当的作用,并给予了较高的愿望。

6.企业在疫情期间的打算

选择优化内部管理企业占比82.07%,加大研发企业占比43.02%,在线培训企业占比37.18%,研究转型企业占比15.62%,增加投资企业占比19.19%,其他情况企业占比3.84%。

对比发现,主要市场面向国际的企业与加大研发关系密切,体现出了其适应市场变化的素质和理念。

7.疫情之后工业企业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是面向专家的调查结论。选择中小企业生存问题占比90.18%,合同守约等信誉问题占比50.92%,金融风险占比49.08%,就业问题占比47.24%;其他问题占比6.13%,主要担心医疗防护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8.疫情过后企业有可能或决定采取的措施

企业选择维持原有生产占59.09%,管控质量占59.09%,技术改造占56.57%,流程再造占21.71%,扩大生产占35.21%,其它占1.61%。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反映的交通物流、原材料、合同执行受阻等3个主要问题,与代表企业内生动力的流程再造、质量管控、技术改造呈现了高相关性。显示出企业经过新旧动能转换的洗礼,在面对新冠疫情不利条件时,普遍具有了不等不靠、向内挖潜的意识。

受访专家选择进行技术改造的占比为72.39%,流程再造占比61.35%,管控质量占比60.74%,扩大生产占比17.18%,维持原有生产占比9.82%;其他情况占比10.43%,包括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

企业与专家的观点在维持原有生产和开展流程再造两个选项上产生较大分歧。这应该是与受访对象所处的角度和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选择结果说明了当前形势下,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能无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维持生产确保生存是其最为务实的办法。

9.对今年营收的预期

企业层面,预期营收增长10%以上的企业占23.83%,增长10%以内的企业占12.19%,持平的企业占26.52%,下降10%以内的企业占13.94%,下降10%以上的企业占22.13%,其他情况占1.40%。综合来看,企业预期自身营收增长、持平、下降的比例分别为36.29%、27.42%、36.29%,可能预示未来企业的发展会呈现分化态势。

专家层面,87.2%的专家认为今年工业经济会保持增长,其中,认为增幅上升占比7.93%,增幅持平占比31.10%,增幅下降占比48.17%;仅有8.54%的专家认为会下降。

同时,多位专家明确表示,我省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因当前疫情而发生改变。

三、建议和措施

(一)强化金融和服务手段

1.加大财政信贷支持力度。采取对支持政策的实际落地情况进行跟踪与评估的办法,重点抓好减费降税等优惠政策的执行与落实;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财税优惠适用范围,解决小微企业首贷难问题。

2.建议设立企业救助基金,对市场好、技术水平高、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采取第三方评估的方式,简化程序,由政府注资入股,在企业健康发展之后,再有序退出。

3.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完善复工保障措施

1.加大对人员返岗和物流运输的支持力度。针对跨区域运输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协调对接,重点是省际交通物流,为产品运输、物料供应提供方便;帮助企业建立与劳动力输出地的对接渠道,强化返岗人员途中安全保障措施,对长距离返岗人员实施补贴政策。

2.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疫情风险程度划分区域类别,分类确定复工开工条件。符合开工条件的企业,简化复工手续。推动重点区域和行业加快复工。

3.全面促进处于产业链前端的企业复工复产,加强对原材料和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做好运输工具的消毒管理工作。

4.对复工企业,政府出面组织协调防护物资配备。对重点企业和困难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具体现实问题,组织人员进行定点帮扶。

(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1.积极开展在线培训工作,组织面向未开工企业以及达产率较低企业的在线培训,讲授疫情防控、企业管理、政策解读、优惠政策申请途径等知识,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2.开展专家在线咨询活动,组织各行各业专家,在线解答企业普遍关心的技术改造、质量管控等方面的问题。

3.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大幅减少和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运营精力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可以考虑在全省现有已构架的政府平台等基本框架基础上,树立成熟工业产业链工业互联网样板标杆,在全省工业行业示范推广。


周一努力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7-8 06:48 , Processed in 0.1753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