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3472|回复: 0

GB/T 24451-2009 慢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复制链接]

3373

回帖

490

听众

5655

PU金币

与理想同在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超级贴王坛之铁轩优秀总版主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原创达人社区劳模社区明星

QQ
ab131415 发表于 2010-7-28 07: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部分信息:

5 分级
慢回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产品按40%压陷硬度指数分级,见表2。
表2   40%压陷硬度指数分级
级别      40%压陷硬度指数(N)
30      25~40
50      41~60
70      61~85
100      86~110
130      115~150
170      155~190
210      195~235
270      240~295
330      300~360
400      365~425
470      430~520
600      525~650



6 要求
6.1 长度、宽度偏差应符合表3要求。

表3   长度、宽度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长度、宽度      极限偏差
≤250      +5
0
251~500      +10
0
501~1000      +20
0
1001~2000      +30
0
2001~3000      +40
0
3001~4000      +50
0
>4000      +60
0

6.2 厚度偏差应符合表4要求。

                表4   厚度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厚度      极限偏差
≤25      ±1.5
26~75      +2.5
-1.5
76~125      +4.0
-2.0
>126      +5.0
-3.0


6.3 感观应符合表5要求。
                        表5 感观
项目      要求
色泽      颜色应均匀,允许轻微杂色、黄芯,但应在供需双方之间达成协议。
气孔      不允许有直径大于6mm的对穿孔和直径大于10mm的气孔。
裂缝      每平方米内弥和裂缝总长小于100mm,最大裂缝小于30mm。
两侧表皮      片材两侧斜表皮宽度不超过厚度的一倍,并且最大不得超过40mm。
污染      不允许严重污染。
气味      无刺激性气味。

6.4 物理性能应符合表6、表7、表8和表9要求。
表6 物理性能要求
              规格
项目      性 能 指 标
                                                          X      V      S      A      L
复原时间 s      3—15
75%压缩永久变形   %         ≤      6      6      8      10      12
回弹率   %               ≤      12
拉伸强度   kPa             ≥      40
伸长率   %               ≥      90
撕裂强度   N/cm           ≥      1.30
气味等级   级             ≤      3.0
干热老化后拉伸强度   kPa     ≥      35
干热老化后拉伸强度变化率   %      ±30
湿热老化后拉伸强度   kPa     ≥      35      25      25      15      15
湿热老化后拉伸强度变化率   %      ±30
25%压陷硬度   N           ≥      120      80      60      40      25
65%∕25%压陷比 -           ≥      1.8
恒定负荷反复压陷疲劳后40%压陷硬度损失值   ≤      12      22      32      39      45
注:产品的密度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7 温湿度敏感性要求
        规格
                                          项目      温湿度敏感性
                                                                                X      V      S      A      L
0℃ 6h 时的硬度           ≤      ≤1.15d0      ≤1.2d0      ≤1.6d0      ≤2.0d0      ≤2.5d0
23℃ 50%RH 时的硬度         ≤      d0      d0      d0      d0      d0
40℃ 100% RH 6h 时的硬度     ≤      ≥0.9d0      ≥0.9d0      ≥0.8d0      ≥0.75d0      ≥0.7d0


表8 密度偏差范围要求
密度范围(kg/m3 )      极限偏差(kg/m3 )
≤40      ±2.0
41-50      ±2.5
51-60      ±3.0
61-70      ±3.5
71-80      ±4.0
81-100      ±5.0
101-120      ±8.0
121-150      ±12
151-200      ±20
≥201      ±30

表9 40%压陷硬度指数偏差范围要求
40%压陷硬度指数(N)      公差范围(N)
≤20      ±2
21-40      ±4
41-60      ±8
61-90      ±12
91-120      ±15
121-170      ±18
171-220      ±21
221-290      ±24
291-360      ±27
361-450      ±30
451-540      ±35
541-630      ±45
≥631      ±55


6.5 燃烧性能
应用于公共场所领域的产品阻燃性能应符合GB 20286-2006的规定;
应用于汽车领域的产品燃烧性能应符合GB 8410规定;
应用于其它领域时,燃烧性能应符合该领域相关标准要求。
7 试验方法
7.1 时效和状态调节
泡沫自生产之日起在自然条件下放置72h后进行。试验按GB/T 2918-1998中23/50二级环境条件进行,试样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的条件下进行不少于16h的状态调节。

7.2  尺寸测量
7.2.1 按GB/T 6342-1996规定进行。用最小分度值1mm的卷尺测量长度、宽度各三点。
7.2.2 按GB/T 6342-1996规定进行。用精度0.1mm量具测量厚度,在距边缘30mm处开始测量, 测量点不少于5 点,每测量点间间隔应均匀。距长度方面边缘80mm以外测量。

7.3  感观
7.3.1 色泽、污染在正常光线下目测。
7.3.2 气孔、两侧表皮用精确度为0.5mm量具测量,裂缝长度用最小分度值1mm卷尺测量。
7.3.3 气味 用鼻闻。

7.4 表观密度测定
按GB/T 6343-1995规定进行。

7.5 40%压陷硬度指数测定
按GB/T 10807-2006规定的方法A进行。试样尺寸(380±20)mm×(380±20)mm×(50±2)mm,试样数量3个。

7.6  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按GB/T 6669-2001方法A规定进行。试验温度70℃±2℃,试验时间22h,压缩试样厚度的75%(压缩至试样厚度的25%)。试样尺寸(50±1)mm×(50±1)mm×(25±1)mm,试样数量5个。

7.7  回弹率测定
按GB/T 6670-1997规定用目测方法进行。试样尺寸(100±3)mm×(100±3)mm×(50±2)mm,试样数量3个。

7.8 复原时间测定
按ASTM D 3574:2005 Test M(见附录A)规定进行。试样数量3个。

7.9 拉伸强度和伸长率测定
按GB/T 6344-1996规定进行。试验速度(500±50)mm/min, 试样厚度10mm, 有效标距50mm。试样数量5个。

7.10 撕裂强度测定
按GB/T 10808-2006规定进行。试验速度50mm/min。试样尺寸(25±0.5)mm×(25±0.5)mm×(150±1)mm,试样一端切一50mm长的切口,试样数量5个。

7.11 气味等级测定
按附录B规定进行。试样数量3个。

7.12 干热老化后的拉伸强度测定
按GB/T 9640-1988规定进行。试验温度140℃,放置16h后。再按6.9条测量拉伸强度。

7.13 湿热老化后的拉伸强度测定
按GB/T 9640-1988规定进行。试验温度105℃和100%相对湿度或过饱和蒸汽条件下放置3h。再按6.9条测量拉伸强度。

7.14 恒定负荷反复压陷疲劳后40%压陷硬度损失值测定
按QB/T 2819-2006规定进行。

7.15 燃烧性能测定
应用于公共场所领域按GB 20286-2006规定进行;
应用于汽车领域的产品燃烧性能按GB 8410规定进行;
应用于其它领域应依据相应领域的标准要求进行。

7.16 温湿度敏感性测定
按附录C规定进行。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8.1.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40%压陷硬度、密度、拉伸强度、伸长率、复原时间、回弹率。
8.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为6.1、6.2、6.3、6.4、6.5的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的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原料、工艺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
d)产品长期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8.1.3 鉴定检验
第5章的全部项目。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或产品质量有争议时进行。

8.2 组批和抽样
8.2.1 组批
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同一工艺条件,连续生产数量不超过100t为一批,箱式生产的数量不超过10t为一批。
8.2.2 抽样
尺寸偏差及感观从切割后的产品中抽取三块。物理力学性能、恒定负荷反复压陷疲劳性能、燃烧性能试样从该批产品随机抽取。

8.3 判定规则
8.3.1 尺寸偏差及外观三块全部合格,该批为合格。其中一块任何一项不合格时,逐件剔除该批中的不合格品。
8.3.2 5.4、5.5条性能中的任何一项不合格时应重新从原批中双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全部合格,则该批为合格。复检结果仍不合格则该批为不合格。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 产品应有合格证。产品应标志名称、类别、等级、数量、生产日期、批号、生产厂名称、生产厂地址和检验员章、本标准号等。
9.2 产品可用塑料袋、编织袋等包装。
9.3 产品在运输中严禁烟火,防止日晒、雨淋,避免长期受压和机械损伤。
9.4 产品应贮存在干净、通风、干燥的库房内,不得接近热源,不得与化学药品接触。

























附 录 A
ASTM D3574-2005   软质泡沫材料-块状、粘合、模制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试验方法
TEST M 复原时间的测定
A.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慢回弹(粘弹性)泡沫的复原时间。
A.2 试验仪器
使用ASTM D3574-2005 中17.1描述的标准IFD (压陷硬度)测试仪器。
(17.1 仪器有一个直径为203 mm的圆形平板压头,通过灵活的回转接头与负荷测量装置相连接,从而使仪器可以以1000±100mm/min的速度,压陷试样,使之产生形变。仪器有一水平支撑板支撑试样,板上开有直径约为 6.5 mm的孔,孔间距20 mm,以便在试验时空气可以从试样下面排出。用于支撑模塑垫材的特殊支撑平板上,应有同样的开孔,也可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长度长于支撑板的垫材在受到4.5N预压力产生变形时应受到完全的支撑。)
A.3 试样
使用ASTM D3574-2005中18.1描述的标准IFD(压陷硬度)试样。
(18 试样
18.1 试样:试样应由完整的产品样品或能满足试验要求的样品的一部分组成。除非特殊情况,试样尺寸应大于380mm×380mm×100mm,试样厚度小于或不等于100mm的,都应在检验报告上注明试样厚度。
18.2 模塑产品的IFD(压陷硬度)值依赖于试样的尺寸。保留有全部模塑表皮的试样通常会测得较高的IFD数值。
  测试一个试样,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试样数量。)
A.4 试验过程
把试样放在支撑板上,使压头下降,接触试样,对试样施加4.5 N的预加负荷,取该点为原点,测定试样的初始厚度。
  压头立即开始以1000±100mm/min的速度压陷试样,压入试样初始厚度的75%,保持60 s,压头以1000±100mm/min的速度返回试样的初始厚度5%变形的位置,压头返回运动开始的同时,启动秒表计时,一旦试样恢复到对压头重新产生4.5 N的预加负荷,停止计时。
A.5 试验报告
  以秒为单位记录复原时间。
A.6试验精密度和偏差
  已计划开展一系列的试验以确定这一试验方法的精密度,预计到2006年可以采用这些验证数据来确定试验方法的精密度。
  单一实验室内的再现性研究于2005年完成,使用了两种材料,偏差分别为8.2%和15.9%。










附 录 B
气味性试验方法
B.1 试验装置:
B.1.1 试验箱:有循环空气的恒温试验箱,温度精度控制在±2℃;
B.1.2 容器:带有无味密封垫和盖的容积为1L的玻璃容器。每次试验之前必须将容器进行清洗,以保证容器清洁、无味。
B.2 试验样品:
  泡沫上整体剥下的一段,质量约为20g±2g,建议分割成若干小块,以便放入容器中,并保证样品接受测试的表面积为250cm2±25 cm2。
B.3 试验步骤:
  在两个温度条件下进行试验,每次试验必须使用新制的样品,放有样品的玻璃容器盖严后放置在恒温箱中。
  a)试验一:温度(40±2)℃,时间(24±1)h,容器中加注50mI的蒸馏水,试样不与水接触;
  b)试验二:温度(80±2)℃,时间(2±0.2)h。
B.4 结果的评价:
  气味试验结果的评价分为6个等级,也可以是2个等级之间的中间值。评价至少应由3个测试者进行,结果取3个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如果单个评价结果差别大于2级,则应由5个测试者进行重复测试,结果取5个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
  a)对于试验一,试验结束后取出样品直接进行评价;
  b)对于试验二,试验结束后取出容器,使其冷却到60℃±2℃,通过3个测试者评价后,需再将容器放入80℃±2℃的恒温箱中30min后再进行评价;
  c)气味评价等级:
  1级:感觉不到气味;
  2级:可感觉到气味,但对人无刺激;
  3级:明显感觉到气味,但对人无刺激;
  4级:可明显感觉到气味,对人刺激大;
  5级:气昧对人刺激强烈;
6级:气味对人刺激强烈,不能忍受。











附   录   C
温湿度敏感性测定方法
C.1 测试装置:
C.1.1 测试箱:有循环空气的恒温恒湿试验箱,温度精度控制在±2℃,带可操作孔;
C.1.2 SHORE O型硬度计、SHORE OO型硬度计或LX-F型海绵硬度计。

C.2 测试样品:
  试样尺寸100mm×100mm×25mm,3块。
C.3 测试步骤:
C.3.1 所有测试要求在恒温恒湿试验箱内完成;
  C.3.2 试样按7.1规定进行状态调节后,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硬度计,按ASTM D 2240-2005测定试样的初始硬度;
C.3.3 将试样在温度(0±1)℃的条件下,存放(6±0.5)h后,使用硬度计,按ASTM D 2240-2005测定试样的最终硬度;
C.3.4 将试样在温度(40±1)℃,湿度100%RH的条件下,存放(6±0.5)h后,使用硬度计,按ASTM D 2240-2005测定试样的最终硬度。
C.4 测试结果:
C.4.1 温湿度敏感性硬度变化率按式(1)计算,以百分数(%)表示:
……………………………… (1)
式中:
c.s. —硬度变化率,%;
d0 — 试样初始硬度,单位为度;
dr — 试样最终硬度,单位为度。
C.4.2 结果表示
表示温度敏感性硬度变化率的结果,应在数值后面的括号内列出试验条件,其顺序为:时间,温度,湿度。例如:c.s. %(6h,40℃ 100%RH)。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5-2 02:41 , Processed in 0.07884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崴楒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