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357|回复: 0

《2020中国聚碳酸酯行业发展蓝皮书》发布

[复制链接]
海绵宝宝 发表于 2020-11-24 15: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2020年11月16—17日,由中国合成树脂协会主办的中国合成树脂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海口召开,来自政府相关部门、智库专家及业内精英,就后疫情时代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十四五”期间行业亮点、产业链安全与产业融合、绿色循环经济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参会代表超过千人。大会期间,中国合成树脂协会聚碳酸酯分会隆重推出《2020中国聚碳酸酯行业发展蓝皮书》,并同期召开循环经济下聚碳酸酯行业发展趋势研讨会。

1606187678362073544.jpg

多年来,聚碳酸酯一直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新型高分子工程塑料,也是行业内用量最大的工程塑料品种之一。同时,由于所生产的消费品质量可靠、可重复利用、易于回收,因此也完全满足国家和行业所倡导的循环经济的要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可持续性的高性能工程塑料。

纵观国内聚碳酸酯的产业发展,从“研发起步早、停滞时间长”到“吸引外资建厂、鼓励内资创新”,一步步走来,历尽了千辛万苦。2015年是内资企业真正实现了产业化的开创之年。短短五六年,得益于国内领先企业十数年的潜心开创以及国际成熟合成技术被迫对我们的放开,中国聚碳酸酯产能呈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五年来整个产业及下游的发展极为活跃。国内聚碳酸酯产能自给率,已经从过去的不足20%大幅提高到2019年的45%以上,在可预期的两年后,自给率将提升至70%~80%。

据统计,过去5年,国内聚碳酸酯产能增长迅速,产能从2015年的67.5万吨持续增长至2020年末的179万吨,年均增速超过20%,远高于需求增速,显著缓解了高度依赖进口的供需严重不平衡的局面。但随着国内企业纷纷投建新装置,未来五年中国的聚碳酸酯产能年均增速还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5年国内聚碳酸酯产能将有望超过450万吨/年,年均增速仍将超过20%。

国内聚碳酸酯产能增长率与需求增长率的极不对等,以及大量重复建设,虽然可以满足中低端产品大宗化的市场需求,却已经显现出整体产能过剩的信号。为此,中国合成树脂协会聚碳酸酯分会通过广泛调研,携手业内专家于2018年8月编纂出版了《2018中国聚碳酸酯行业发展蓝皮书》,通过协会和主要会员企业的理性呼吁,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从2020年1月1日起,通用型聚碳酸酯的投资已不再被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鼓励,这是异于过去的新形势。基于实事求是的预防性调控,有望给过热的投资降温,对行业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此次蓝皮书修订再版,除了使用最新数据外,半数内容为新增。在第一版蓝皮书的基础上,第二版更加全面,更有态度,更有厚度。为了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蓝皮书》表现出了担当和责任,期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蓝皮书》了解中国聚碳酸酯行业的真实发展状况,同时为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在新的形势下,把握、研究、制定发展策略和引导措施提供帮助。

在发布会上,聚碳树脂分会副秘书长、万华化学先进材料事业部市场经理张雷介绍了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发展现状,并对未来行业发展进行了预判。据张雷介绍,当前我国聚碳酸酯发展呈现如下趋势:产能高速攀升,消费逐步释放,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产业链将以一体化、规模化构建综合竞争优势;树脂将由通用化向改性通用化转变;应用多元化,高端差异化;价格将由市场导向转而成本导向来决定;再生PC将逐步规范化发展,构建高价值利用产业链;标准先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长远来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工程塑料的需求增长是必然趋势。聚碳酸酯因其优越的综合性能,除日常用品、消费电子、汽车内饰、车窗和照明、薄膜/片材,新能源、铝电池包装、长碳纤、玻璃纤维和矿物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成熟的应用领域外,在未来的新兴领域尤其是5G(物料网、车联网、人工智能和IOT)、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医疗机器人、农业、阳光房和托盘、交通和医疗行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空间。

在这个世界动荡变革时代,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聚焦未来我国聚碳酸酯发展,一方面,需要从国家、地方政府、相关产业领导部门等不同层级来协同,正确分析市场需求,引导理性投资,共同遏制盲目、低水平、重复性的产能建设,避免资源浪费与行业无序竞争;另一方面,国家应针对性地鼓励发展中高端聚碳酸酯产品,避免未来在整体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出现高端产品结构性短缺的不利局面。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致力开发出有技术门槛的聚碳酸酯产品。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应用开发力度,开启新的应用需求与市场,保证市场持续、健康成长。另外,随着塑料循环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聚碳酸酯生产企业在扎扎实实做好产品的同时,眼光长远,实施战略性发展,将一部分研发力量投入塑料的化学循环再生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协同合作, 打造聚碳酸酯回收价值链,实现塑料的高质量回收。


2025第七届.中国聚氨酯软泡材料创新应用技术研讨论坛峰会 咨询热线:134800715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7-9 18:33 , Processed in 0.10877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