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成不良泡沫 不良泡沫是造成泡沫收缩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尺寸收缩率为2%~10%。 目前,太阳热水器用聚氨酯泡沫都是一次或多次浇注自由发泡而成,以多次浇注为主。发泡过程中,除受大气压作用外,不受其他任何外界压力的作用。聚氨酯泡沫填充空间在凝胶过程到来之前必须完全填满,凝胶之后,若泡沫体积仍在继续膨胀,所形成的泡沫,泡孔将明显拉长,严重者可呈纤维状,其物理机械性能很差,本文称之为“不良泡沫”。它降温后,因泡孔中气体冷凝而严重收缩,受热后随泡孔中气体膨胀而膨胀。多次浇注的发泡方式使得这种“不良泡沫”所占比例增大。再者相邻两次浇注形成的交界处泡沫,因收缩率的不同受冷时,易造成泡沫开裂。因此在设计泡沫成型工艺时,应该设计成一次浇注过量填充的发泡方式。所谓过量填充,是指泡沫在凝胶之前完全填满空间,凝胶之后因空间受限,泡沫体积无法继续膨胀,且自行产生的发泡压力,有利于形成圆球型结构的泡孔,这种形式的泡沫体泡孔强度高,稳定性好,不易变形。而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发泡工艺对凝胶之后的体积膨胀无法控制,因为内胆无法承受过量填充而带来的发泡压力。如果要泡沫达到正常性能,需要对太阳热水器的结构设计和发泡工艺进行一次大变革,否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泡沫密度 从理论的控制上说,以CFC-11作发泡剂的泡沫密度在到达32kg/m3时,泡沫就应该有足够的强度来抵御温度的变化。但考虑到太阳热水器恶劣的工作环境,工作时的内外温差(可能达到100℃),以及工作寿命的要求,我们推荐泡沫最低密度不得低于35kg/m3。如果发泡剂是HCFC-141b,那么泡沫密度应该增到38kg/m3以上。 有的发泡料供应商,为了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将泡沫密度降至30kg/m3以下。这虽然表面上降低了泡沫生产成本,但泡沫强度低,不足以承载装满水的水箱重量,使得泡沫被慢慢压扁,水箱的部分重量由真空管顶端支撑,真空管存着在被压碎的危险。这种现象在部分太阳能生产厂家已有先例。 3.料比偏差 绝大多数发泡机的料比固定为1:1,也不便调整,但实际料比常受到发泡料粘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偏离1:1。这可从机器自由泡与手工自由泡密度的差别粗略看出。以手工自由泡密度作为基准,当机器自由泡密度低于手工自由泡时,表明A料(组合聚醚)过量。这种泡沫颜色白,强度低,手感软,气温低时容易收缩。当机器自由泡密度高于手工自由泡时,表明B料(异氰酸酯)过量。这种泡沫颜色深,强度高,手感硬而脆。这些情况下应立即设法核对料比,查看过滤器是否堵塞,压力、温度指示是否正常,确保A、B料比例的准确性。 对于低压浇注机由于其压力低,只有5~7kg/m3,当压缩空气的压力波动到下限时或发泡料粘度略大时,都会影响混合效果,系数A、B料混合不匀,轻则泡沫颜色变深,泡孔粗大,泡沫脆性大;重则泡沫颜色不匀,出现不规则的花斑或花纹。这是因为局部A料过量(导致泡沫收缩),或局部B料过量造成的(导致泡沫易开裂)。 4.环境温度的影响 聚氨酯发泡与温度的关系很大。因为发泡是依靠热量而进行的。如果没有热量,体系中的发泡剂无法蒸发,不能生成泡沫塑料。热量来自两方面,一是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一是环境提供的热量。化学反应热是一个定值,不随外界因素的影响,但环境提供的热量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环境温度高时,环境能给反应体系提供热量,可增加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表现为泡沫发泡充分,泡沫表层和芯部密度接近。当环境温度低时(如18℃以下),部分反应热散发到环境中。热量的损失,一方面造成泡沫熟化期延长,增大了泡沫成型收缩率,(温度越低,成型收缩率越高);试验表明,同一发泡料,环境温度15℃时的发泡体积比25℃的发泡体积小25%另一方面会在泡沫表面形成一层没有充分发泡甚至不发泡的硬皮,增加了泡沫灌注量,提高了泡沫生产成本。。 5.外壳的材质和厚度因素 外壳的厚度和强度对泡沫的收缩也有一定影响,一般在相同条件下,厚度越厚,强度越高,泡沫的收缩率越小。常见的外壳材料有不锈钢、彩钢板和压花铝等。压花铝因导热系数大造成泡沫收缩率很大,逐步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