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1467|回复: 0

大力棉基础配方的组成和对产品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聚氨酯联盟-小熊 发表于 2023-10-18 16: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市面上常见的大力绵是用3000分子量接枝的白油(如2045)和TDI在开孔硅油的乳化下通过催化剂发泡反应制得,泡绵表面硬度达到邵氏C20左右。配方体系中成分相比欧斯莱要少,配方计算比较简单,制得的泡绵的上下密度差较小(配方中不添加无机填充物如CaCO₃的情况下)。白油我们选取市面上常见的2045为例,体系中除2045外其余组分含水量暂忽略不计,催化剂因用量很少所以不考虑溶剂对TDI的消耗,下面我们以120密度的原色大力绵配方为例消耗的TDI组分如下:
100份     2045(羟值按照28计)
0.59       H2O
配方中 水的总量=0.59+0.05=0.64         
假定指数140,TDI的用量= 1.4*【(0.00155*28)*100+0.64*9.67】=14.74   
白油部分:市面上常见的白油固含量在45%-46%,白油实际上是乙烯基单体共聚物改性接枝的聚醚多元醇、粒径在25微米(大概500目)左右的均与分散在体系中的乙烯基共聚物和均聚物(白油中的固含量就是指这些小微粒的含量)以及没有反应的3000分子量聚醚多元醇这三类聚合物的混合物,固含量越高也就代表有机填充物含量越高(刚性提高了泡沫会相对脆一些),因此对表面硬度有较高要求的朋友可以用市面上固含量50%的白油(如长华的2150)代替2045,从而提高泡绵的表面硬度(120密度可达到邵氏C25+)顺带把TDI指数降一些下来,节约一点TDI(若降低10个指数,100吨白油少用约1.1吨TDI)。
TDI部分:市面上通用的T80/20即可。
硅油和催化剂:体系中硅油选择适用中高密度的开孔硅油即可,用量根据泡绵的泡孔结构来添加;催化剂以A1、A33搭配T9,至于延迟氨类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添加。
无机填充物:无机填充物视自身情况是否添加,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无机填充物是CaCO₃,若向配方中添加碳酸钙,也就变相的提高了白油的“固含量”,但是这个体系不是均匀分散的体系,是容易团聚和沉降的体系,这和白油的固含量有本质区别(白油中的小颗粒是均匀分散在体系中的)。碳酸钙粒子容易吸附羟基导致它容易被水浸润,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如果CaCO₃粒子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粒子之间的团聚现象反而更加明显。因此,若朋友们配方中有需要添加到CaCO₃的,目数不用那么高,贴近500目即可,同时可以向体系中适当添加一定量的分散剂,目的是让CaCO₃粒子在体系中分散的更加均匀一些,减少团聚、沉降的现象。
配方中提高泡绵开孔性的思考:平时我们会碰到调整硅油用量后大力棉泡绵仍旧相对比较闭孔的问题时,我们不妨可以把体系中的2045换成更高固含量的2150,同时向配方中添加3-5份的高EO含量的开孔剂聚醚350D来尝试解决。这里我们换用2150的目的是为了添加350D后不让泡绵的表面硬度下降,同时解决开孔问题。
以上便是对大力绵产品的一点理解,如果朋友们想把产品的密度做的更高,可以参照欧斯莱配方用改性MDI,在醇类和醇胺类的帮助下对体系做个扩链和交联。在水的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发泡中产生的CO2含量一定,CO2量多了,也就是房子盖高了,重量一定的情况下密度就下来了),改性MDI用量上去了,密度也就上去了。

加我微信13612795032,免费领取聚氨酯行业技术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5-1 23:41 , Processed in 0.1278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崴楒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