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烟台万旭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是由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据了解,该公司三方基于光伏产业链业务合作,成立以POE粒子制造销售为主体的合资公司,旨在加快光伏胶膜核心原材料国产化替代,构建全新产业生态。
近年来,光伏行业蓬勃发展。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216GW,同比增长215%。传统EVA光伏胶膜市场也涌入了性能表现更加出色的POE胶膜,以及POE和EVA共挤的EPE胶膜。

数据来源:率捷咨询 中国POE材料的研发相对较晚。早期,POE还没有体现出在光伏领域的应用价值。随着POE胶膜在光伏市场的需求骤增,2017年至今我国POE的进口量稳步增长。2023年,我国POE材料进口量达91.9万吨,约占全球POE总产量的一半。 据悉,光伏用POE粒子的认证周期较长,在光伏市场的需求已经比较明确后,国外寡头们又花了2-3年时间开发并验证了光伏规格产品。此次万华化学与福斯特、天合光能成立合资企业,有望加速国产POE粒子在光伏领域的应用。 光伏胶膜的核心材料POE 光伏组件在长年的风吹日晒之下,至少需要维持20年才可以完成使命。光伏胶膜主要应用于电池片的封装,对脆弱的电池片进行保护,一旦电池组件的胶膜开始黄变、龟裂,就会严重影响到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进而影响到光伏电站的收益。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光伏组件以单玻组件为主,因此EVA胶膜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然而,随着双玻组件和N型电池渗透率不断提升,组件对胶膜的性能要求愈加严苛,POE材料凭借优异的抗PID(诱导电势衰减)、水汽隔绝率、体积电阻率等性能脱颖而出。 
POE是高端聚烯烃新材料中的明星产品,技术壁垒高、生产难度大,此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且其生产技术被国外几家公司所掌握,也是制约光伏新材料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国内少数企业攻关POE技术的浪潮中,万华化学自主知识产权的2000吨/年POE中试装置于2021年3月投产,为POE的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拉开了国内POE大规模量产的序幕。 

数据来源:率捷咨询 行业头部企业强强联合,打造极致竞争优势 早在2015年,万华化学就开始布局POE产品的研发。随着POE中试装置的成功投产,万华化学在POE的产能方面有了大规模的布局。万华化学在烟台工业园实施乙烯二期工程,建设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烃项目,其中包括20万吨/年聚烯烃弹性体(POE)装置,预计于2024年投产。12月1日,万华化学官网发布环评公示,将在万华蓬莱化工产业园新建40万吨/年聚烯烃弹性体装置,总产能规划已达到60万吨/年。近期,由万华化学牵头定制的相关国内团标工作已进入公示阶段,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福斯特是光伏胶膜领域的龙头,全球市占率超50%。公司开发了全品类光伏胶膜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其POE胶膜产品包括交联型、热塑型、白色、共挤等多个系列。 作为致力于成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天合光能拥有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与知识产权位居行业前列,在光伏组件、尤其是大型光伏组件的研发和制造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从POE粒子到胶膜、再到光伏组件,万华化学、福斯特、天合光能之间的强强联合,将打造极致的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