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2632|回复: 6

沫状发泡工艺

[复制链接]

470

回帖

99

听众

51

PU金币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sheng 发表于 2010-8-22 07: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沫状发泡工艺,又称二次发泡工艺,其特点是将低沸点溶剂或液体液体二氧化碳等加入发泡料中作为发泡气体来源。早期是采用CFC-12(二氟二氯甲烷),因CFC属禁用之列,现用环保型溶剂HFC-134a等。沫状发泡的特点是采用的低沸点发泡剂沸点较低,在常压下呈气体状态,为了在料罐中使发泡剂等保持液体进行计量,因而整个发泡设备在混合头以前部分都是在压力下操作的,当物料在混合头喷出时,压力突然泄至常压,低沸点发泡剂等首先汽化,使喷出物料呈沫状,即为一次发泡,发泡倍数为3~11倍。当物料喷至表面后,同时由于化学反应的进行,反应热使配方中的HCFC-141b或环戊烷等汽化或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进行二次发泡,发泡倍数为3~6倍,发泡结束后经熟化即为制品。沫状发泡与常规发泡工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发泡总倍数比较大,因而制品密度较小,其密度可通过改变配方中HFC-134a和HCFC-141b或环戊烷或水量的比例来加以调节。
    ②用沫状发泡工艺所得泡沫制品,其纵向和横向的抗压强度糟差较小。
    ③沫状发泡工艺所得的泡沫制品,其中心密度和皮层密度相差较小。
    ④沫状发泡工艺对模具的耐压要求较低。
    ⑤沫状发泡工艺具有较为稳定的工艺性能。
    聚醚多元醇、表面活性剂、胺催化剂和水作为一个组分(料温约40'C),以齿轮泵送入混合头;有机锡和聚醚多元醇作为另一组分,由泵经流量计连续送入混合头(料温约为21~32 C); TDI和低沸点发泡剂等则分别作为单独组分由泵或氮压下经流量计送入混合头。所有物料在混合头中迅速搅拌均匀后喷至工作面,混合头内压力控制在345~689杠令,以保持低沸点发泡剂等在液体状态,喷出物料经两次发泡、熟化后即为制品。
    沫状物料及最终制品的密度都可通过改变低沸点发泡剂等的用量来加以控制。
    值得指出的是,近几年开发成功的液态二氧化碳,块状发泡工艺也是属于沫状发泡工艺。众所周知,二氧化碳,在低温加压下才成液体状态,常温常压下即汽化,使输出的聚氨酯发泡物料成沫状液体流出(称为第一次l发泡),经组分中水与异氰酸酯反应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再次发泡(称为第二次发泡]

广告替换█广告替换█广告替换
周五总结一周
我爱肘子 发表于 2011-5-11 19: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真又学习了点知识  谢谢楼主 好帖子怎么总是沉底呢 顶起来

广告替换╘广告替换╘广告替换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3

回帖

49

听众

212

PU金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社区居民

shirley 发表于 2011-5-11 19: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嗯,我也学习一下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68

回帖

696

听众

7万

PU金币

你所做的,就是你一直在想的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初级贴星坛之栋梁优秀总版主人气之星技术专家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原创达人社区劳模社区明星

pu达人 发表于 2012-5-16 14: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看下。。。
联盟热线:137901955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5-2 07:34 , Processed in 0.11973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崴楒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