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实验试剂和实验装置
实验试剂:1,4 - 丁二醇,分析纯;己二酸,自产精己二酸,99. 9% ;钛酸酯,分析纯。 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
2. 2 实验步骤
实验采用真空高温熔融脱水法合成聚酯多元醇。 按照比例称取一定量的己二酸、1,4 - 丁二醇和催化剂加入玻璃反应釜中,加热升温,待反应物料熔融后开启搅拌。 120 min 内逐步升温至 120 ℃ 时(控制升温速度,每 10 min 升温 10 ℃ ,避免 1,4 丁二醇由于升温过快随水分蒸发出来)。 当釜内温度升至 100 ℃时物料发生反应,继续升温至 120 ℃ ,此时开始有反应水流出,保持分流管蒸馏头温度为1 0 1 ℃ 左右;反应釜持续加热,6 0 min 内 升 温 至220 ℃ ,反应温度达到 220 ℃ 时反应出水量达到峰值。 当反应釜内温度升高至 220 ℃ 时,维持温度不变,釜内物料继续反应,此时分流管蒸馏头温度为102 ℃左右。 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反应脱水量越来越少,随着出水量的减少分流管蒸馏头温度也缓慢下降。
当分流管蒸馏头温度下降至 40 ℃以下,没有反应水流出时,打开真空装置,开始缓慢将反应釜内抽至负压状态,避免反应釜内液体因真空度巨增而引起爆沸。 随着反应釜真空度增加,剩余反应水开始流出,当反应釜内真空度达到 0. 085 ~ 0. 095 MPa时,此时反应温度在 220 ~ 225 ℃ 。 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反应出水量逐渐减少,直至没有反应水流出;该条件下继续反应 150 min 后,关闭真空装置,停止加热,反应釜自然降温至 100 ℃ 以下,放空装置负压。 将反应釜内液体物料放入敞口容器中,静置冷却放置一段时间后,物料呈白色蜡状固体,取样分析物料羟值、酸值、相对分子质量等。
三、结果与讨论
3. 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控制催化剂加入量为己二酸质量的 0. 04% ,反应时间 150 min,酸醇质量比为 1 000 ∶ 701,探讨了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 1。
由表 1 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酸醇质量比一定,反应温度 < 200 ℃ 时,物料反应时间延长,且产品相对分子质量低;反应温度过高,超过 230 ℃ 时,反应过程快(短时间内反应物料颜色加深),且生成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低,产品固体物料成焦黄色且性能下降,反应温度控制在200 ~ 230 ℃ ,产品物料成白色蜡状固体,故最佳反应温度为 200 ~ 230 ℃ 。
3. 2 酸醇质量比对反应的影响控制催化剂加入量为己二酸质量的 0. 04% ,反应时间 150 min,反应温度 225 ℃ ,研究了酸醇质量比对反应的影响。
由表 2 可知,酸醇质量比也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酸醇质量比越大,同一反应条件下聚酯多元醇产品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反之,酸醇质量比越小,同一反应条件下聚酯多元醇产品相对分子质量就越小,酸醇质量比为 1 000 ∶ 701 最佳。
四、结论
以己二酸和 1,4 - 丁二醇为原料,采用真空高温熔融脱水法合成工艺制备 2 000 ~ 3 000 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型聚酯多元醇,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得到了优化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①在聚酯多元醇的合成过程中,以钛酸酯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产品聚酯多元醇的羟值、酸值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受反应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当温度< 2 0 0 ℃ 时 , 产 品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偏 低 ; 当 温 度> 230 ℃时,则产品相对分子质量也会下降,反应温度控制在 200 ~ 230 ℃ 最适宜。 ②产品聚酯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受酸醇质量比影响较大,同一反应条件下,当酸醇质量比越大,聚酯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反之则聚酯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故以酸醇质量比来控制聚酯多元醇产品相对分子质量,酸 醇 质 量 比 为1 0 0 0 ∶ 7 0 1 最 佳 。 ③ 以 己 二 酸 和1,4 - 丁二醇为原料,制备 2 000 ~ 3 000 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酯型聚酯多元醇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200 ~ 230 ℃ ,己二酸与 1,4 - 丁二醇质量比 1 000 ∶701,钛酸酯催化剂用量为己二酸质量的 0. 04% ,反应时间为1 5 0 min ,聚酯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为2 000 ~ 3 000,酸值为 0. 3 ~ 0. 5 mg KOH /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