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脂
用相同颜填料、不同树脂做成的色漆往往会存在色差。色号较深的树脂制成的涂料颜色也会随之加深;且不同树脂往往使得涂料的表干时间有差异,表干时间越长,颜料浮色时间也越长,进而影响产品颜色。而对于拼用树脂的涂料,其颜色控制也易受影响。以水性丙烯酸涂料为例,为提高其光泽度与防锈性能,通常要拼用适当比例的水性醇酸树脂,而实验表明,水性醇酸树脂的加入会使得涂料颜色明显变深。究其原因,添加水性醇酸树脂一方面使得树脂分增多,提高了涂膜光泽度;另一方面延长了表干时间,颜料浮色时间长,颜色因此变深。 二、 溶剂 溶剂对涂料的颜色体系影响很大,如果溶剂的溶解力太强, 可能会对配套的底漆产生咬底或出现渗色;反之则会导致色浆不能很好地分散于涂料体系中,影响颜料的展色,重则引起颜料粒子絮凝、分层、沉淀甚至报废。只有溶剂选择合适,颜料才能均匀稳定地分散于涂料体系中,否则可能出现光泽低、丰满度差、表面乳光等漆膜弊病。另外溶剂的挥发速度会影响涂料中颜料的浮色时间长短,这些都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三、色浆 色浆与体系的相容性,对产品的颜色质量有很大影响。如果色浆与调色体系的相容性好,色浆进入体系后迅速与调色体系内的树脂结合,颜料粒子被树脂包裹并稳定分散;如果相容性差,结合不佳,颜料粒子的游离会造成存放期间颜料的析出或絮凝,导致存放后颜色变浅。色浆浓度过高,生产不便;但色浆浓度太低,颜料以外的组分(如溶剂或树脂)的带入,对涂膜的光泽有较大的影响。色浆浓度的大小取决于树脂的黏度和颜料的吸油量。另外,色浆的细度取决于调色体系的细度要求。 四、温度 固化温度对涂料的颜色控制产生着较大影响。以灰水性醇酸防锈漆在不同温度固化后的颜色对比来看,60 ℃烘干所得漆膜的颜色比自干的漆膜要深,且光泽较好。这是因为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未固化的涂料黏度较低,流平性好,所以涂膜的光泽较好;另外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颜料粒子的热运动较快,浮色充分,所以固化后颜色较深。 储存温度会影响到涂膜的氧化,较高的储存温度会加剧涂膜氧化,产生黄变,使得产品的外观偏黄。 五、颜料体积浓度(PVC) 涂膜干燥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与颜料体积浓度(PVC)有很大关系。当PVC小于临界体积浓度(CPVC)时,涂膜湿色较浅,干后颜色较深;随着PVC的提高,干膜颜色逐渐变浅;当PVC大于CPVC时,受填料干遮盖力的影响,干膜比湿膜颜色还浅。 六、其他因素 流变助剂的选择与用量,底材的选择,制板方法,颜色测试时的环境、设备与人为因素等,都对涂料的颜色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