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286|回复: 0

慢回弹海绵的配方构建、性能特征及生产工艺

[复制链接]
聚氨酯联盟小熊 发表于 2025-3-26 14: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以下是关于慢回弹海绵的配方设计、性能和生产工艺的介绍:

配方设计
- 聚醚多元醇:它是慢回弹海绵的基础原料,决定了海绵的基本性能。高羟值的聚醚多元醇能使海绵具有更高的硬度和承载能力,而高分子量的聚醚多元醇则有助于提高海绵的柔软性和回弹性。例如,分子量在3000 - 6000之间的聚醚多元醇较为常用,具体可根据产品的性能需求进行选择。
- 异氰酸酯:其与聚醚多元醇的反应是形成聚氨酯结构的关键。TDI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使海绵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透气性,但挥发性较大,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危害。MDI的反应活性相对较低,但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和机械性能,且毒性较小。在实际生产中,常使用TDI和MDI的混合体系或改性MDI来平衡海绵的性能。
- 催化剂:辛酸亚锡是常用的有机锡催化剂,能有效催化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反应,加快反应速度,使发泡过程更易控制。此外,还可添加一些胺类催化剂,如三乙胺等,与辛酸亚锡协同作用,进一步调节反应速率和海绵的性能。
- 发泡剂:除水和偶氮二甲酰胺外,还可使用一些物理发泡剂,如氟氯烃类(现已逐渐被淘汰)、碳氢化合物类(如戊烷)等。这些物理发泡剂在发泡过程中受热蒸发,形成气泡,从而使海绵具有多孔结构。使用物理发泡剂可降低海绵的密度,提高其柔软性和透气性,但会增加生产成本和生产工艺的复杂性。
- 其他助剂:硅油类表面活性剂能降低物料的表面张力,使泡孔均匀细腻,防止泡孔破裂和合并。抗氧化剂如2,6 - 二叔丁基 - 4 - 甲基苯酚(BHT)可防止海绵在使用过程中因氧化而变黄、变硬,延长其使用寿命。紫外线吸收剂如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能吸收紫外线,提高海绵的耐光老化性能。

常用配方示例(仅供参考)
以下是一个慢回弹海绵的常用配方(以质量份计):
- 聚醚多元醇(330N):100份
- 异氰酸酯 :40 - 50份
- 催化剂(辛酸亚锡):0.5 - 1份
- 催化剂(三乙胺):0.3 - 0.8份
- 发泡剂(水):3 - 5份
- 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0.5 - 1份
- 硅油(表面活性剂):1 - 2份
- 抗氧化剂(BHT):0.2 - 0.5份
- 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类):0.1 - 0.3份

注:此配方可根据实际生产条件和产品性能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例如,不同厂家生产的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等原料在性能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最适合的用量和比例。此外,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反应产生影响,可能需要对配方中的催化剂用量等进行微调,以确保发泡过程顺利进行和产品性能稳定。

性能特点
- 慢回弹特性:受外力作用后,能缓慢恢复到初始形状,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能有效吸收冲击力。
- 柔软舒适:质地柔软,与人体接触时能贴合身体曲线,提供舒适的支撑。
- 透气性好:泡孔结构较为开放,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能使空气在海绵中流通,保持舒适的使用体验。
- 耐老化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不易出现龟裂、变硬等现象。

生产工艺
- 原料准备:按配方准确称量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催化剂、发泡剂、助剂等原料,并进行预混合。
- 搅拌混合:将预混合好的原料加入到搅拌器中,进行高速搅拌混合,使各原料充分均匀混合,同时发生化学反应。
- 发泡成型:混合后的物料倒入模具中,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发泡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物料逐渐膨胀并充满模具,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海绵坯体。
- 熟化处理:将发泡后的海绵坯体在室温或较高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使聚氨酯网络进一步交联固化,提高海绵的性能。
- 后处理:对熟化后的海绵进行切割、修整,去除边缘多余的部分,使其达到规定的尺寸和形状。还可根据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喷涂防潮剂、阻燃剂等。

加我微信13612795032,免费领取聚氨酯行业技术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5-1 14:22 , Processed in 0.1615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崴楒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