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204|回复: 0

普通海绵配方中发泡剂的作用和影响

[复制链接]
聚氨酯联盟小熊 发表于 2025-3-31 15: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普通海绵配方中的发泡剂
1 .水
水和TDI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是软泡发泡中使用的主要发泡剂,增加配方中水用量将会提高脲的含量,加大泡沫的硬度,降低泡沫密度,泡沫栽荷能力下降。但是,TDI和水反应生成大量热,水用量过高,会使泡沫出现烧芯或燃烧。在仅仅使用水作发泡剂情况下,一般限制每100份聚醚多元醇,使用的最大水量不能超过4.8份,即只能生产密度≧21kg/m3软泡。因此,生产密度低于21kg/m3的软泡时,一般要采用物理发泡剂。
2.物理发泡剂
氯氟烃(CFC)和二氯甲烷(MC)是聚氨酯泡沫最早使用的物理发泡剂,由于氯氟烃化合物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国际上已禁止CFC-11,因此,在软质泡沫生产中,二氯甲烷成为最主要的替代物。二氯甲烷是一种沸点为39.8℃的不燃性气体,与CFC-11相似也属于低沸点物质(CFC-11沸点为23.8℃,同样可在发泡过程中气化,降低泡沫塑料密度。但是,由于二氯甲烷的毒性较大,对它在空气中的浓度限制也在增加。
物理发泡剂不会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脲,增加物理发泡剂用量,泡沫密度下降,硬度也下降。
加入物理发泡剂的数量,既要防止泡沫发生烧芯现象,又要保证不因物理发泡剂带走过多热量而影响泡沫熟化,同时要保证泡沫物性没有明显下降,因此,发泡剂的用量有一定限制,一般配方中MC用量不应超过水的9倍。
水与CFC-11和二氯甲烷的发泡效率,有下列的经验关系;
1份水=10份CFC-11=9份MC
这一经验关系完全取决于环境条件下,在热带国家及高纬度地区则可能有些变化。

根据前述发泡效率的经验关系,发泡指数定义如下:
发泡指数=水 + CFC-11/10  + MC/9(以100份多元醇)
发泡指数即配方中所用发泡剂量与密度的关系

1.png

由图可见,如果生产25kg/m3密度的泡沫,发泡指数应该是3.8,也就是说,每100份聚醚需要3.8份水或水与物理发泡剂的混合物,例如,用3.2份水时,应使用5.4份MC(等同与6份F11)。若用2.5份水,则使用11.7份MC(根据发泡指数关系式计算)。因配方中MC的用量一般不超过水用量的9倍,在这个例子中,发泡指数为3.8,则每100份聚醚中水的用量,最少应为1.9份。而MC不应超过17.1份。在实际生产中,因MC汽化具有滞后性,它的经验用量,一般大于理论值的30%


配方中TDI指数、水、MC用量的确定,可参照公式计算:
2.png

   Tmax:泡沫块中心可达到的最高温度,即最佳熟化温度,125℃≤Tmax≤155℃,一般推荐泡沫密度≤20kg/m3时Tmax=150℃,而密度>20kg/m3时Tmax=140℃
Ti:配方中TDI指数
WH:配方中水用量(重量份)
WF:配方中MC用量(重量份)







加我微信13612795032,免费领取聚氨酯行业技术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5-1 14:10 , Processed in 0.08375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崴楒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