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justify]
(这是本人2007年在上海交大一次建筑节能论坛上的发言,此次贴出,希望朋友们给予补充,不胜感谢!)
一、我国建筑节能任务繁重
按照国家总体布局,“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筑领域累计节能要到达1.01亿吨标准煤,累计建设节能建筑面积21.5亿平方米。新建建筑要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有条件的大城市和严寒、寒冷地区要启动节能65%的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积25%,中等城市达到15%,小城市达到10%。
建筑节能领域可谓任务重、压力大,当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建筑外保温体系作为建筑围护结构,一方面满足了建筑保温的要求,但另一方面由于其诸多缺陷,也给建筑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
因此,尽管政府极力推广建筑节能,而且把节能作为基本国策,制定许多强制或非强制的法律法规等,但由于大量问题的客观存在,与政府极力推广形成鲜明反差,开发商对节能住宅却“不感冒”,而且开发商普遍认为建造节能建筑的成本比普通住宅高10%左右,而且从维护的结构、设计的角度、施工的角度、计算达到的系数等比普通住宅复杂,需用新材料,施工要求也高。每平方米售价尽管比普通住宅要高出100~200元,但是其中毫无利润可言,因此开发商积极性不高,甚至有部分开发商已经有选择性地忘记社会责任,更有甚者买通串通不良设计师设计不达标的节能体系,使用不合格的节能产品,对建筑节能施工采取偷工减料的做法,以应付政府部门的检查。
二、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缺陷分析
通过笔者的大量现场调研和比对分析,目前主流建筑保温体系主要存在下列缺陷:
(1)施工工序繁杂。多则二十几道工序,少则十几道工序,而且对天气要求严格,易产生施工质量安全问题。在现实施工环境中,每多一道工序就会多一次质量及安全隐患的机会:①相当一部分保温板与墙体为多点连接,不是密实面连接,易出现聚苯板与基础墙壁形成空腔,粘结面小而经受不住正负风压对保温墙面的挤拉,易造成保温层面的开裂,在极端情况下会将保温板整体掀掉而难于修复。②用玻纤网格布作为加强筋与砂浆的握裹力不够,形成隔离层,防水保护饰面层易脱落。③玻纤网布直接铺设在聚苯板上,不但没有起到抗裂作用,反形成了隔离作用而保护层脱落。④局部粘结失败而挤压相邻部位,受风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形成部分或大面积脱落。⑤受季节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影响(昼夜温差一般在30℃左右,年温差一般在50℃左右),频繁的受热胀冷缩的应力变化下易开裂,尤其在严寒地区受层间进水冻融的影响造成成片脱落。⑥在粘结聚苯板时须在干燥的外墙上浇水润湿墙面,如果操作工人责任心不强可能存在漏浇水的现象,影响粘结效果。
(2)在施工时留下的质量隐患。例如易开裂部位(伸缩缝、连接缝、窗台、转角等)采用劣质玻纤网布或者玻纤网布宽度不够,在温差应力、沉降缝拉力、产品本身的应力作用下造成保温墙体开裂,使墙体漏水、储水,墙体不仅不保温,而且易产生新的质量及安全隐患。
(3)对易产生冷热桥部位设计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保温体系与墙体连接设计错误,施工不当都会造成室内、保温系统与墙体之间易结露,这样的墙体又容易滋生霉菌。霉菌对墙体的损害造成墙体品质下降和寿命减少,同时对内、外墙的装饰效果和用户的使用舒适度起到破坏作用。
(4)由于外墙保温材料和原建筑材料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能,引起不同材料间的相容性、亲和性的问题。目前这种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5)目前,建筑保温材料多为聚苯发泡或聚氨酯发泡材料,这些材料多为易燃材料,而且在燃烧时释放有毒烟气、熔滴延烧严重,防火性能差,因此在预防火灾或在火灾环境中反而增添不利因素,易使外墙材料脱落、使受困人员易于窒息,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尽管有部分保温产品已通过改良,使保温材料具有阻燃性能,但占有率太低,而且增加成本明显。
(6)相当一部分保温板与墙体为多点连接,不是密实面连接,在保温板与墙体之间形成空腔,建筑砌块墙体有一定的渗水性,而保温板的渗水性比墙体差,由于温差、雨水等原因,会在空腔里集聚冷凝水或渗漏水,空腔里的水又不能及时蒸发,因此在适宜的条件下会滋生霉菌。
(7)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外墙保温板均不是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在建筑或使用寿命到期后的废材料不能降解,造成对环境的新污染。
(8)用于外粘苯板的胶和塑料胀钉均是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老化变脆,因而耐久年限有限,同时保温材料受自然破坏时也将对社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欧洲及我国都规定了保温层不低于25年使用寿命的规定,这与建筑使用寿命的差距太大,将来外保温层的改造增加了废弃物流对环境的压力和使用成本。
(9)外粘苯板不能满足建筑外观多样化的要求。由于保温苯板在自身结构性能的特点,机械强度、持力层等力学性能差,不能满足建筑外墙上外贴釉面砖、石材等相对密度大的材料的需求。如果不加强满足粘贴釉面砖、石材等相对密度大的材料所要求的力学构造,而强行粘贴釉面砖、石材等相对密度大的材料,短时间可能不会出现问题,但经过紫外线照射或因万一发生火灾或经过20~30年,粘结胶和塑料膨胀钉到了使用年限时老化而变硬、变脆,就会有釉面砖、石材等脱落的危险,因此在国标及地方标准中都要求外粘苯板的外装修是涂料,不能满足建筑外观多样化需求。
(10)高层建筑保温层的抗风压特别是抵抗负风压能力差,易造成建筑不能安全使用。
(11)施工承包单位参差不齐的施工水平和工人素质造成质量问题:一是因为现在上规模的苯板厂不多,但低层次的作坊式企业太多,因价格竞争激烈可能对保温材料、粘接胶的质量有所影响,其他耐碱网格布和塑料胀钉的质量都影响到外粘苯板的寿命。低价位的竞争和选用低质量的材料,施工队伍的不规范都会造成不尽人意的、得不偿失的后果。
(12)现行外墙保温体系占用空间较大,投资成本与效益不成正比。
三、对策分析
当前还没有有效的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的情况下,如何减少外墙保温施工质量问题成为首要任务。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施工企业专业施工资质等级制度,提高施工单位准入门槛,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培训力度,尽量减少劣质企业、个人进入外墙保温领域。
(2)严格实行保温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不让伪劣保温产品进入市场。
(3)增设建筑保温专业施工监理。目前的监理公司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监理公司是由老弱病残人员组成,甚至一部分监理是没有相关监理技术品德素养的工人担当的,而建筑保温是多学科的要素构成,要求监理有比较高的综合素养,因此如何保证建筑保温的施工质量,专业增设建筑保温监理这一关至关重要。
(4)加强对设计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的培训。现在的外墙保温节点主要是由施工单位和国家技术规范提供的,相反建筑设计单位在此环节是滞后的,相当一部分建筑设计师在外墙保温节点设计、热工计算上,仅在建筑设计说明中简单注明建筑保温性能要求,将详细的设计推给了施工单位,造成建筑保温的粗制滥造。
(5)加快对建筑保温体系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如新型保温材料、建筑保温和建筑结构一体化、建筑保温层工厂化生产等。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墙体外粘苯板、聚氨酯保温是目前一种保温效果较好、投资较低的墙体保温技术,但其保温体系设计不合理、施工工序繁杂易造成质量安全问题、防火不好、寿命短、外饰面材料受限制以及长久的安全性是其致命的缺点。
作为建筑保温技术的研究人员,应该积极从存在的问题出发,开发出结构合理、性能优异、经济可行的建筑保温体系。
广告替换°′广告替换°′广告替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