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37|回复: 0

PBAT地膜在环境释放的微塑料,最大降幅超70%

[复制链接]
海绵宝宝 发表于 前天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团队在《危险材料杂志》发表研究,首次系统解析了生物降解地膜PBAT在土壤中释放微塑料的动态过程及微生物群落响应特征,为评估可降解塑料环境风险提供了关键依据。

20250703110425_5803.png

研究背景:可降解塑料的环境争议

聚乙烯(PE)地膜因不可降解性成为土壤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具有生物降解特性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被视为替代材料。但此前研究发现,PBAT在自然环境中会释放微塑料,且释放速率高于PE,其环境安全性争议阻碍了应用推广。土壤作为微塑料的“储存库”,亟需明确PBAT微塑料的降解动态及对土壤生态的影响。

20250703110441_8147.png

核心发现:微塑料释放的三阶段特征

研究将PBAT薄膜埋入土壤培养180天,发现主要释放<10微米的膜状微塑料,其尺寸和形状随降解过程显著变化,微塑料丰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动态规律:

初始释放阶段(0-30天):PBAT薄膜表面开始被微生物侵蚀,微塑料释放量快速上升;

关键释放阶段(60-120天):微塑料丰度达峰值,主要为小于10μm的膜状颗粒;

关键降解阶段(150-180天):微塑料总量较峰值减少74.7%,显示土壤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显著。

微生物群落的协同作用机制

真菌作用:以腐生真菌(如腐木菌、裂丝菌)为主,通过物理破碎PBAT薄膜促进微塑料释放。

细菌作用:优势细菌(如疣微菌群)将PBAT微塑料作为碳源降解,加速其分解。

功能基因分析表明,碳代谢和塑料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在不同阶段呈现显著差异,印证了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功能分工。

环境意义与应用启示

该研究证实,PBAT微塑料短期存在但可能被微生物吸收,减少长期污染风险;同时会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如pH、氮磷含量)及微生物多样性。

研究成果为设计“环境友好型”生物降解地膜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如富集疣微菌门),可加速微塑料降解;同时需优化PBAT材料配方,降低微塑料初始释放量。这一发现对完善可降解塑料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周五总结一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7-5 00:05 , Processed in 0.08873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东莞市佳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