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析方法
NCO含量用二正丁胺一盐酸滴定法;游离TDI含量采用型号为Fr—IRSpectrometerSPECTRUM2000的气相色谱仪和《聚氨酯涂料中游离异氰酸酯的气相色谱分析》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固体含量按国家标准GB/T1725-1979的方法进行测量。
2结果与讨论
实验研究中发现影响分离的最主要因素是分离温度和进料时间。刮膜器转速、真空度对分离也有影响,但在中试研究中设备较大,需要L~DI设备,有待将来进一步完善。对现有试验设备而言,刮膜转速和真空度是固定的,因此在中试期间仅考察温度和进料速率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温度是影响分离结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分离温度低,TD1分离不完全,分离温度高容易导致副反应而堵塞设备。当分离柱中导热油温度低于160℃时,分离后的固化剂中游离TDI含量高于1%,产品达不到要求。这是因为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当预聚物流过分离柱时,预聚物中的TDI还得不到足够的热量,不能使大量TD1分子从预聚物中逸出。随着分离温度的升高,溶剂和TDI减少,游离TDI含量下降。因为当分离柱中导热油温度超过190oC时,TDI和预聚物上的NCO基因会大量与预聚物中的氨基甲酸酯反应生成脲基甲酸酯,导致分子质量增大,粘度增大,如果时问过长就会引起凝胶而堵塞设备,所以温度的设定对分离的顺利进行影响很大。一级分离的主要任务是分离醋酸丁酯,但也会有少许的TDI蒸馏出来,所以一级分离的温度不需很高,我们设置一级分离柱的油温为130℃,可以将醋酸丁酯在一级分离中分离完全。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分别设置二级分离柱温度为150、160、170、180和190℃进行分离。
进料流量是影响分离结果的又一重要因素。流量太大,物料没有被完全加热,溶剂和TDI不能有效分离出来;流量太小,物料在设备中停留时间长,被加热的时间也长,导致副反应大量发生,会引起粘度急剧增大,甚至凝胶而堵塞设备。通过对实验室研究的成倍放大,我们将流量分别设置为27、25、23和21kg/h分离柱温度由低到高、进料流量由高到低可以避免堵塞现象的发生。 2.1蒸馏温度对分离TDI的影响
分离柱设备一级、二级刮膜转速均为155r/min,一级分离柱真空为5000Pa(绝对压力),二级分离柱真空为80Pa(绝对压力),进料流量为25kg/h,一级分离柱温度为130℃,二级分离柱温度分别设置150、160、170、180和190℃,分离结果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分离后固化剂中游离TDI含量和NCO含量随之降低。要使分离结果能够达到《室内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所规定的要求,分离温度不能低于170℃,而当温度高于190℃时,容易使固化剂在分离过程中发生凝胶而堵塞设备,所以分离温度一般不要高于190℃,但这不是绝对的,如果停留时间很短,比如采用离心分子蒸馏设备,停留时间很短,温度可以高一些。
2.2进料流量对分离TDI的影响
分离柱设备一级、二级刮膜转速均为155r/min,一级分离柱真空为5000Pa(绝对压力),二级分离柱真空为80Pa(绝对压力),一级分离柱温度为130℃,二级分离柱温度设置为180℃,进料流量分别选为27、25、23和21kg/h,实验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进料流量越小,TDI和NCO含量越低,这是由于在传热面和传热推动力不变的情况下,流量越小,单位质量获得的热量越多,TDI的挥发越容易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