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作者:吕槊贤 前辈
块状软质泡沫塑料的生产工艺有箱式发泡(又称间歇发泡)法、拱顶连续发泡法、平顶连续发泡法,其中又分Mxaofam(非压顶式)法和Planiblock(压顶式)法两种以及垂直发泡法等。所用原料是多组份体系,反应极其复杂。不管怎样,聚氨醋泡沫体系的反应及制品的性能都受到各组份、加工条件和设备等因素的影响。为弄清这些因素,做到各组份间恰当配伍,以减少废品和经济损失,有必要对这些实质性的问题进行探讨,也许对从事泡沫加工的工程技术和加工者将会起到一定现实意义。
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用于块状泡沫体的分子量一般为2000左右,略带少量支链的多元醇,其分子末端都是伯羟基,故反应活性高。目前块状泡沫生产用聚酯多元醇的品种数量不多。
聚醚多元醇:用于块状泡沫的分子量一般3000~4000,三官能度占多数。聚醚多元醇,有纯环氧丙烷制得的聚醚和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制备的嵌、共聚醚。前者分子链末端全部是仲羟基,后者伯、仲羟基并兼,唯比例不同而已。众所周知,伯羟基的反应活性要比仲羟基高,换句话说,含伯羟基的聚醚多元醇是一个比较活泼的反应体系。随着聚醚中(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含量的不同,其相对活性亦不同(见图1)。
纯环氧丙烷的聚醚多元醇,由于其分子末端为仲羟基,其反应活性比含环氧乙烷的聚醚多元醇低,故必须与活性高的异氰酸酯TDI(80/20)配合使用。含环氧乙烷的聚醚多元醇不仅增加伯羟基的含量,而且由于其共聚分子链结构的改善,提高了各反应组份的相容性,故导致总活性的提高。
凝胶/发泡分布图法亦可用于不同催化剂及其对二种反应功能的评价(见表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