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联盟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http://www.51qiguang.com/http://www.haimian17.com/
查看: 1916|回复: 1

[企业招聘] 转载系列:品三国论管理10-----从隆中对看企划执行之重要性

[复制链接]
我爱肘子 发表于 2011-6-30 10: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淄博
在孔明之前其实有很多著名的而且震古今名垂青史的千古宰相。包括伊尹、姜尚、管仲、张仪、张良、李斯、苏秦,这些人都是在三国时代以前的也就是汉朝以前的名相。这些人的才智都看成世代枭雄,姜尚独钓渭河,苏秦身六国相印,张良运筹帷幕,这些都是孔明的师傅。

孔明在隆中隐居,其实他是个很清高孤傲的人。他自比管仲乐毅,没有把抒情张仪看在眼里。其实我一直怀疑,他的才华无可比拟的,但他的经验如何来的。20多岁的人靠书本知识,靠隐居世外的磨练就能独揽天下大事,确实有不可思议的地方。三国志上的描述也比较简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诸葛亮是神童从小细读各类书籍,而且从他自比管乐来看,他从小立志的方向就是志在天下。而且他们有一个小论坛,就是有几个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包括徐庶等,当时的名士都经常在一个群里语音聊天,没事也玩网络游戏什么的。从此可以有一个解释,就是不入世可以,但不能不读世。也就是你可以出世潜修但你不能不去熟悉世事。

三国前期,天下大乱,年年征战,四民不安。所以人们身处其中恰逢乱世,能有超凡脱俗的造诣也是有可能的,乱世出英雄嘛。孔明的隆中对我一直称它为千古一策。几千年后,唯一能和这个千古一策的媲美的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论持久战,这两部都是绝对的战略大纲。尤其隆中对,从当前的形式,发展的趋势,做了整体的规划。从近期目标方法、中期目标方法、远期目标方法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和布置。近期目标,立足荆襄,站稳脚跟;中期目标,联合孙吴抵抗曹操,取西川夺东川;远期目标,仿效大汉帝国开国之主,刘邦据川中看天下,寻机出兵汉中直驱中原。

未出天下,就先画好了天下大势图。孔明一生都没有把孙吴放在眼里。孙吴,永远是一个孔明脚下的棋子而已。但这个棋子也经常给他造成了很多麻烦,这事后话。孔明始终认定的天下大敌就是曹操。当时的天下之士无任何人能抵抗孔明,即使司马懿也不行。孔明在隆中对中,先是将大势分析了一遍,然后将目前的形式和历史沿革都描述了一遍,然后按照实际发展和客观实际情况进行了详细规划。原先不认为孔明在隆中会有多大见识。看了隆中对才知道,确实其中将天下大事和每个人都分析的那么透彻。这绝对不是一个书生能做出了的。所以,一个人如果是一条龙,那么即使他趴着、窝着、躲着、埋着,他都是一条龙。一旦风云际会,这条龙腾飞起来,那么就是天下大乱了。

古人常说,刘备为一龙,其实不然。三国时期,天下有双雄。枭雄为刘备,奸雄为曹操,但也只是英雄而已。英雄是具有领导魅力的人物。他具备的是领袖风采,他们不需要过多的才华,这点就在刘备身上得到了表现。刘备,出身低劣,但他有一个很好的品牌包装,就是皇叔,他始终不抛弃这个头衔。他有几个弟兄,刘、关、张。他没有采用曹操的君临天下的模式,而是采用了和弟兄们共同坐天下的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公众公司、股份制。那么基础有了,人气有了,品牌有了,那么差什么呢?差的是CEO,就差一个大战略和指挥战术的人。所以我最佩服孔明和周恩来两个人。诸葛,是因为,他们两个既可以制定战略又可以执行战术,这样的人在几千年不多见的。而且,能做的这么好的就更不多见了。孔明在隆中对将刘氏天下已经划定好了,而且后来的形式也和他规划的基本一致。但为什么最终没有成功呢?这个关键在于刘备。

刘备是一个贤明之君,但也是一个枭雄。为君者无为而治,为雄者为情绪控制。每次刘备问孔明计将安出时候。孔明都会制定三条计策上、中、下策,让刘备选择,刘备多数选择的是中策,有时候甚至是下策,从来没有选过上策,这是刘备失败的地方。孔明隐居隆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孔明是道教思想者孔明尊奉出世,隆中对只是他的个人见解。他并没有想以此来晓明天下只是作为自己的一种研究和学术著作而已。试想,曹操和孙权读懂了隆中对会是怎么样的情形呢?隆中对只是大势的评论,并不是方法。隆中对只是大势的评论,并不是方法。而方法是谁呢?方法就是孔明本人的执行。我们看隆中对的全文发现,其中,论述的全部论调是在刘备的基础上作出的结论。曹操当时依据天下大半,他不会看得起隆中对。孙权依靠父兄留下的八十一郡独领江东,也不会看隆中对。一个没有忧患、没有这种奋斗目标的人是无法看清隆中对中的妙处的。曹操会认为天方夜谭,虽然大势分析的透彻,他不会相信最后的走势会是这样。孙权当时相安江东还没有吞并天下的雄心。那么就说明,这个隆中对就是针对刘备的。

孔明预计出天下三分。为什么会三分?他纵观了天下大势和各类英雄豪杰,北有曹操已经定型了,东南有孙吴,根基雄厚。那么,天下还有三分之一在西南、西北部。当时的刘璋和张鲁分别占领西川东川,天下已经形成犄角。在孔明看来刘璋和张鲁无法据与东西川,也就是无法保有这个地区,那么最终毕竟被曹操所获。曹操获得了西川,将顺江而下,直驱江东。天下大统天下大乱多年,百姓涂灾,已经很空虚了。只有东西川两地相对稳定,没有受扰,有大量的后勤资源。当时由于地域关系无法逾越。天下如果要平衡必须有3个支点,两个点都有还差一个点,这个点需要一个人来支撑。那么,孔明选择了刘备。其实以孔明之才他选择任何人都可以得到这个支点,但他选择了刘备。因为刘备去请他了,刘备三请得见孔明。不过一小儿20多岁嘛,但孔明评论天下大势,说出了隆中对,刘备才真正看清了天下大事。他一直向没头的苍蝇,终于知道该怎么做了。但他知道怎么做,却没有人去做,所以,他恳请孔明为他自己的隆中对来做总执行孔明。

隆中对没有面试,世界上也就是知道有这样一个神人而已,意志高远才华横溢。隆中对一面世就不同了,而这个隆中对如果孔明不出山来执行。那么,还有一个可以执行的人就是庞统。庞统是和孔明起名的人物,但他没有孔明的高远。孔明是以出世为主,庞统是以入世为主,两个人的精神领域不在一个层面。虽然才华横溢,孔明既然说出了心中的大计,那么他就肯定要出世。因为只有他自己能透彻明白每个节点如何操作,别人没有把握能操作的这么完美。他出山执行自己制定的总规刘备可以容下孔明,能专权授信试想孙吴、曹操谁能这么使用孔明呢?所以啊,做为一个职业经理人选择落点很关键。大企业固然好,但未必是你的最佳位置。曹操手下号称武将千员文臣过百,试想20多岁的孔明去了后会是什么样啊?想出头难避升天啊。而且文人相轻,恐怕最终会死在这些人的阴谋下。孙吴是一个家族式企业发展史都是嫡系。虽然才华不够高超,但相安无事。东吴的人才路线基本是自产自销,独立成派,连齐名的凤雏都无法伸展何况20多岁的孔明。

其实,孔明隆中对是早就制定好了的。也正因为他有隆中对的预案才会天下公称卧龙,才会吸引来刘备。可以说。孔明和当年的姜尚一样,在待价而沽他不是不出,而是待机会。姜尚独钓渭滨是在等鱼上钩。孔明独窝隆中,也是在等待大鱼。他只要把隆中对在小范围传播,就已经声名在外了。卧龙、凤雏两个大品牌已经包装好了,无非就差一个开业的时机了。当时的大势环境,文人所学不是为出仕了。学的都是论战之法、治国之策,没有人苦读孔孟的。当时是个武人天下,即使是文人也是出谋划策的参谋之选。孔明还算一文人,没有可以争斗天下的豪气和地位。他有的是智慧和才华,需要一个平台来发挥。这就是说,好多职业经理人有大才华但是还不能自己去做。自己做反而无法成功,必须要借助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选择就是职业经理人的高明之处。选择好了就能大干一场,选择不好很快就沉沦了。孔明的隆中对即是一个大策划,又是一个入门砖更是一个大门槛。你能读懂,并且100%相信这个战略的人他才有可能跟你去干。你赞成他的看法,赞佩他的才华,但你不能用他的战略他一样不会跟你走的。刘备当时听了隆中对拜服于地啊,佩服的五体投地了。他一直东奔西跑,丢徐州、败樊城、窃据新野、忍辱偷生带着那么几千人,四处可怜兮兮的要地要粮的,只是寄居。可以说是寄人篱下受惊害怕的,自己名声在外,又不能丢了份,又被人看成是个大肥猪无不想吃了他,这样的境遇让刘备已经没有选择了。他一直在寻觅的是一个方向、一个战略。他开始并不十分相信靠谋士就能得天下了,从他开始的吸引人才的方法可以看出,他要的是武将,他相信有千夫莫挡的大将就可以夺天下了。可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奔波他才发现,虽然他有天下排名前几位的专业技术人才,但也只能让他名满天下,却没有实际应用没有实际地盘。所以啊,还是需要大战略来支撑。隆中对正好是他寻觅了多年的战略思想。孔明的隆中对就起到了这个作用。一下照亮了刘备。不要说能执行啊,就是听都没有听过的,说出了他心中一直想做,但不知道怎么做如何做的事情。刘备看重的就是取得天下。如何取他不在乎,谁来取也无所谓,只要最后坐天下的是他就可以了。这是最聪明的东家了。现在的董事长如何都能这样,企业发展就顺畅多了。所以。孔明既然能把天下事看的这么透彻。那么天下的人也应该是在规划之中的。谁可以成事、谁不成事、谁可以辅佐谁不能靠近,他心里很有数。刘备拜访,他躲了三次,与其说是躲其实是在试探,是在执行最后的策划,设立的门槛最终被刘备打破。曹操、孙权以当时的地位是绝不会去请孔明三次的。只有刘备。因为他当时没有资本,他也就无所顾忌面子了。隆中对中最经典的论述是三分天下的论述。其实隆中对最终的目标是一统天下恢复汉斯江山,如果在给孔明20年时间,也许真有可能实现。

整部三国几乎讲述了3代人的更迭。所以三分天下是保有天下,形成稳定的局面,然后在图北上,隆中对中的规划一步一步实现。但没有料到的是刘备这个人。因为刘备这个人的妇人之仁造成了隆中对大策划的执行屡屡出现问题。叫他袭取荆州他不取,非要被曹操赶的火烧新野,败走长坂坡,退走江夏如果他取了荆州。荆州30万军队供孔明使用,挡曹操于江北是有可能的。在和孙吴练兵唇亡齿寒之下,孙权是会出兵相左的。可是刘备不取所以孔明才独下江东舌战群儒戏耍周瑜了。至于后来的鏖战赤壁只是个艺术展现。实际情况没有那么跌宕,不过足以见孔明的才华,绝对是旷古绝今的,有大智者必大勇啊!

孔明取西川,刘备仍然不采纳庞统的上策。最后逼死了凤雏,这一步已经断定了将来丢失荆州的伏笔了。孔明据荆襄九郡,不要说孙吴,就是曹操也难跨过的。所以孔明占领了荆襄九郡作为他的隆中对最后战略反攻的基地。庞统随刘备入川,庞统高远不如孔明,没有孔明的空灵之气,才华是不相上下的。刘备不采纳庞统的上策,用了中策,结果庞统落难落凤坡。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如果看不清形式是会被其主害死的。即使其主不一定是有意的,也注定了悲惨的结局。刘备临行前,将其白买的卢让给了庞统。本来是关心属下,以德感恩的。庞统也为此三拜刘备,感恩不尽,可是谁想最后就死在这匹马上了。天下人都知道刘备骑白马的卢。这个的卢啊,当年在荆州赵云杀敌多马。在战场上刘备说这匹马好,赵云杀敌夺马鲜于刘备。当时就有人说,此马额有黑斑,名为的卢必将方主结果,刘备不信。在荆州,被蔡瑁陷害。他骑马夺路而逃,陷于在河沟中,刘备就曾大喊,此马真伤我也。结果这个马一跃上了对岸,救了他一命,他就觉得伤主之语肯定是假的了。其实按照命相来说,刘备为云中龙啊,马为谁服务也有不同的选择的,两者相生遇难成祥。两者相克虽好亦败啊。所以,他把马给了庞统本来是好意。没想到对方埋伏的人认定骑白马的毕定是刘备。齐齐向白马射箭,生生的害死了庞统。可怜啊一代凤雏,一山不容二虎。庞统本有孔明之才,有他随刘备进川绝对有把握拿下。庞统和刘备带魏延、黄忠进驻西川孔明带关、张、赵镇守荆襄,那么天下可得了。退有两川之地,攻可北可东,荆襄九郡可是中原之地。九省通衢,水路旱路通畅是用兵之地,孔明将大势布置妥当,又有和他齐名的庞统辅佐,大势将定啊。可惜,又败在刘备不用上策用了中策损了庞统。孔明不得已,荆州起兵,留关羽守荆州,赵云张飞兵分两路进攻西川,这就破坏了整体的大势。造成了后来的虽然得了西川却失去了荆州,损了关羽。荆州是一个突出部,军事上讲是非常重要之地,是一个生地,丢了荆州,西川彻底被封住了。虽然可以自给自足但进出受阻,无法形成迂回和互助,造成最后的六出祁山都要兵出斜谷和箕谷并要借助栈道,影响了征战的效果。

总之,隆中对是大战略策划,最后的执行也是步步遵循的。由于执行的人有所偏差,造成了最后的结果很悲壮。不过无论怎么样,都是堪称千古绝唱的。20多岁制定了大战略规划,用30多年的亲自执行操作,将一生功名付诸清史。万古流芳啊,堪称一代完人。

广告替换︷广告替换︷广告替换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598

回帖

141

听众

0

PU金币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中级贴星原创先锋优秀版主人气之星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社区明星

QQ
甜心-喻 发表于 2011-7-1 08: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东莞
肘子哥,我收藏着,有空再慢慢看.
感谢分享

广告替换㈡广告替换㈡广告替换
太阳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fhlb! !jz_lxwm!
  •  
  • 联系我们
  • 电话:0769 - 22329080
  • 微信:pu13790195533(聚氨酯技术联盟-黄小玲)
  • 微信:pu999pu(聚氨酯技术联盟-小熊)
  • 微信:pu51www(51找聚网-小李)
  •  

QQ||小黑屋|手机版|聚氨酯联盟网 ( 粤ICP备12003825号-2 )

GMT+8, 2025-5-2 02:29 , Processed in 0.0870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技术支持:崴楒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