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起,以环保为名,永旺(原名佳世客)商场开始销售“高价”塑料袋,但这一做法却引发了争议。
调查:高价塑料袋价未必百分百环保
超市称因可降解塑料袋成本高,所以才涨价,那么目前在大多数超市销售的环保塑料袋为何价格只需几毛钱,难道不是可降解的吗?5日,记者分别在市南区两家大型超市购买了环保塑料袋,通过袋子上印制的生产厂家联系方式,记者以订购者的身份与厂家取得联系。“我想订一批可降解的塑料袋,成本需要多少钱?”“那要看用什么样的料了,最便宜的一个大号袋子六毛,贵的要八九毛。”“那超市里卖的两三毛的环保袋,不是可降解的吗?”“肯定不是啊,成本都要比那个卖价高,怎么可能是可降解的啊,只是保证不用回收废料罢了,不过都是塑料的。”记者了解到,目前多数超市里销售的环保塑料袋,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降解塑料袋,即使有可降解材料,含量也非常少,降解时间甚至需要几年。
记者随后就可降解塑料生产技术咨询了山东省塑料工业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一般来说没有完全环保的塑料袋,只能是生产塑料袋过程中加入一些成分后,容易降解一些,也就是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
据介绍,可降解塑料的主要成分仍是聚乙烯,俗称塑料,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部分可降解塑料因含有某些特殊的添加剂反而难以回收利用。农贸市场上经常见的彩色塑料袋,实际上都是废旧塑料回收再加工制成的,因废旧塑料不能生产出纯白的塑料袋,因此生产厂家会在其中添加色素,从而生产出彩色塑料袋。而目前超市里出售的纯白环保塑料袋,是由塑料原料制成的,安全系数要比彩色塑料袋高,不过两者降解起来花费的时间都比较长。
声音:商家不能只顾盈利由消费者为环保埋单
记者从青岛市物价局了解到,塑料购物袋不属于垄断产品,按照规定价格可由市场自行调节。但有市民表示,塑料袋有偿提供本身就是从环保角度出发制定的一项措施,既然是一种环保行为,那就不应该成为零售企业的一个盈利点,市民建议相关部门对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塑料购物袋进行成本核算,按成本价格向消费者销售。如果超市、商场等零售企业坚持销售高价塑料袋的话,可以考虑将塑料袋作为一种商品,在超市的专门区域设立柜台出售,而不是顾客结账时发现没有装东西的袋子,半自愿半强迫性质地买下高价塑料袋。
相反,也有市民对超市出售“高价”塑料袋的行为予以支持,认为此举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进而借“高价”改变居民传统的购物方式。这一部分支持者认为,超市大幅提高塑料袋价格以后,势必会触碰到部分消费者的消费神经,综合考虑后,消费者会逐步选择随身携带购物袋到超市购物,或者一个塑料袋多次循环使用,虽然刚开始会觉得不太方便,但时间久了也就能养成习惯。这样实际上就间接支持了环保事业,通过“高价”措施抑制了白色污染。当然,支持者同时提到,超市不能借抬高价格来为自己谋利。
建议:销售塑料袋盈利应设立环保基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