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年,法国移民老杜邦与小儿子伊雷内·杜邦在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市白兰地河畔创建了杜邦公司。 与制作精良的法国火药相比,当时的美国火药显得十分蹩脚。爱好化学、14岁就撰写火药制法文章的伊雷内·杜邦优势尽显。老杜邦就通过与美国时任总统杰斐逊的交情,获得了杜邦公司的第一笔政府订单,“炸”开了杜邦的财富大门。 如今,河畔山谷里,石头堆砌的老房子依然静悄悄地伫立在那里,标志着杜邦的悠久历史。此时的杜邦已经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科学公司之一。 杜邦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科技官苗思凯曾这样描述过杜邦的“进化史”:“在杜邦历史当中,我们有两大重要变革。19世纪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在火药市场进行业务。在20世纪初期,我们又进入到了化学能源时期。到了20世纪末期,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更加复杂的、更加高端的人造纤维的领域。进入这个世纪之后,我们必须要进一步使业务更加多元化。” 现在,在杜邦全球总部,有着基因实验室、3D显微镜实验室、新材料实验室以及力学碰撞实验室等全球顶尖实验室。来自全球各地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们,在仪器与材料堆中,做着各种各样的实验。“在未来数十年里,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充分保护人类和我们共同拥有的世界。”苗思凯说。 它70多年前发明的尼龙袜 我们现在还穿着 始创于1802年,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的化工公司,在20世纪带领聚合物革命,并开发出了不少极为成功的材料,包括尼龙、有机玻璃等。1935年,其研究人员发明了尼龙,并于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向公众展示。二战后,当百货店重新开始销售这种光滑的长筒袜时,引发购买热潮,女士们排起了长队。 杜邦公司还在冷冻剂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开发及生产氟利昂系列,及其后对环境保护性更高的冷冻剂。杜邦在颜色工业上创制了合成色素及油漆。 2012年财富5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270名,较上一年的第285名有所上升,营业收入达387.19亿美元。 杜邦与中国 未来两年将在西部建创新中心 “得益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发展工业生产能力和全球市场竞争力方面的努力,杜邦公司在中国实现了快速的增长。”杜邦首席营销官高珉斯介绍说,20世纪80年代,杜邦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建立独资企业的美国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29年来,杜邦亦见证着中国的飞速发展。目前,杜邦的所有主要业务都已经落户中国。 目前,杜邦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已超过1.2亿美元。“我们有40多家在中国的独资和合资公司,雇用约7000名员工。在2005年,杜邦中国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它是杜邦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设立的第三大公司级的综合性科研机构。”高珉斯说。 “我们还计划在2014年至2015年间,在中国设立两个创新中心。”首席创新官唐乐年补充说,丝毫不掩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青睐。 而两个创新中心之一将会落户中国西部。会是在成都吗?唐乐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他明确表示:“在中国西部建立创新中心,体现了我们对该地区的承诺。我们致力于扩大我们在这一地区的投资,致力于与当地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支持当地发展。” 杜邦公司每年在研发方面投资超过20亿美元,其中80%左右都集中在开发解决方案来应对三大全球性挑战:粮食、能源和防护。 杜邦公司近40%的收入来自在过去五年内推出的产品,这个比例比几年前增加了一倍。 2010年,杜邦公司帮助客户或最终消费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产品带来了16亿美元的收入,据估计,这些产品在2007年到2010年间在其供应链中减少了超过650万公吨的温室气体排放。
|